“我们的思想压力很大”
和刘心长一样持怀疑态度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息。他认为河南省文物局拿出的“都不是第一手的证据”。“这个墓是被反复盗挖过的,能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
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则于28日对本报表示,在经历了战争和严重经济破坏的东汉晚期,北方如此大规模的墓葬非常少见,“只有曹操这样的身份才能与之相称”。
对于墓中出现金、银等陪葬品是否与曹操主张的薄葬不符,齐东方认为,薄葬与否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与薄葬相对的厚葬,是说额外制造器物做陪葬。齐东方认为,现在这个墓并不算是厚葬。
“事实上和曹操的等级相应的一些器物是必定要有的;在下葬时,生前常用的器物也会放进去。所以才会出现‘常所用’之物。”
“曹魏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在全国能基本确定的曹魏墓不到10座,”齐东方说“对认定曹操墓出现争议也属正常”。
在争议出现之前,河南文物单位为此次发现的公布投入了近一年时间。
2008年12月6日,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西高穴东汉大墓”考古队,一共20多人抱着被子和日用品,在西高穴村东头的一个大院里住下来。
“这一年,我很少回郑州的家里完完整整度过一个周末。”安阳西高穴墓地考古队队长潘文斌对本报记者说,“这一年的挖掘中,知道的人都会发出疑问,会不会最终发现不是曹操墓?所以思想压力很大。”
潘文斌也承认一些直接证据来自于盗墓者。2008年,盗墓贼从此墓中盗出铭牌一块,其上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字样。
盗墓行为从2006年开始变得很严重。安阳当地派出所先后抓获5批盗墓贼共38人。
河南省文物局12月27日称,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等。同时,保护展示规划也已开始着手进行。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27日的发布会上也说:“西高穴墓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河南宣称在安阳发掘的东汉大墓为魏武帝曹操陵墓,但隔天便遭到来自对岸邯郸的质疑。曹操墓真的找到了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