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江青赞誉样板戏《奇袭白虎团》的背后故事(图)
2007年09月14日 13:49大众网-齐鲁晚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奇袭白虎团》是根据抗美援朝经典战例改编的,
图为立功获奖的杨育才率领的尖刀班

从舞台搬上银幕

《奇袭白虎团》大获好评,江青也很是得意。1970年,她指示将该剧搬上银幕,并将这个任务交给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受命后立即组成拍摄班底,由苏里、王炎联合执导,李光惠、王雷担任摄影。

许多人以为样板戏的拍摄是舞台版的纪录片,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毕竟舞台与电影是两码事。尤其是景物的安排不能完全照搬舞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演,苏里很善于利用场景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如第一场戏“战斗友谊”,苏里为严伟才出场时的设计就很有新意:严伟才从远处走来,战士们进入画面迎接,镜头推前形成严伟才的半身特写,再向右横移一下,将严伟才深情查看安平里村景和战士们的神情表现得很到位,很好地突出了严伟才经过一夜侦察,风尘仆仆,以及对这块曾在此疗伤的土地的深厚感情。江青对绿色有着特殊的偏好。为了使影片出绿,苏里采用分区照明方法,把松树、草皮的绿色分为深浅嫩不同层次,并在树草铁丝网木桩上洒了水,以闪电的光效打出绿色光斑,使夜有色彩,暗有层次,景物有明暗对比,也烘托了人物。

《奇袭白虎团》是一出文武并重的戏,对演员体力消耗很大。由于演出场次过多,及至拍电影时,宋玉庆的嗓子已经遭到了损坏。为了保证影片的拍摄,剧组特请余派大师级演员到山东京剧团为宋玉庆调整发声方法,以促其嗓音的恢复,但效果不大。由于嗓音松弛,不能现场录音,摄制组只好从宋玉庆过去演唱的录音带里一寸一寸地挑选、剪辑,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口型,拼接成唱段,这样费时费力,为影片配音竟花去1年10个月,直到1972年9月28日才完成。

1972年国庆节一过,导演苏里和主演宋玉庆等人便携《奇袭白虎团》电影进京送审。国务院文化组审看了影片后大为不满,于会泳气呼呼地说:“这是个什么?几部已完成的样板戏影片,这部最差!”苏里与宋玉庆见状大为沮丧,回到旅馆后,宋玉庆问苏里:“老苏,你看怎么办?”苏里有气无力地说:“那能怎么办?重拍呗。”但宋玉庆不死心:“他们说了不算,等首长(指江青)看了再说。”

两天后,苏里和宋玉庆又陪江青审看了《奇袭白虎团》。出乎他俩意料的是,从片头用战火衬托字幕开始,江青就被影片的“创新”吸引住了,而且越看情绪越高,不时地叫道:“不错”、“很好”。看完后还连声称赞不已,除了提出第二场“坚持斗争”中敌军放火烧村子的火还不够大外,没再提任何意见。江青对影片的称赞使苏里和宋玉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这部拍摄了两年半之久的影片在全国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摘自《百年潮》)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