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铭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教训
2008年09月09日 09:39北京日报 】 【打印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历史转折

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首先要搞清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的基本国情及其社会主要矛盾,以此来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和安排问题,而是关系到战略全局和战略方向的大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的认识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邓小平的提议讨论了关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在这次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会议上,许多人对在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提出质疑,认为并不是任何阶级斗争都是进步的,其是否进步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许多与会者在讲话中指出:从历史考察,工作重心应当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本来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就应该开始这个转移。经过认真、郑重的讨论,全会在这个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党的八大已经提出却一直没有完成的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从而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已经走出20年“左”倾错误的误区,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这就为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总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折。就这样,我党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并付诸实施。从此,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陈 述/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