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关头,随着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我军作战任务逐渐减少,军队的教育与训练必然成为新时期部队建设的主要任务。1950年三四月间,萧克在武汉汉口正式接到调任军委军训部部长的通知。回忆当时的心情时,萧克说,作为一个参加过人民军队初创斗争的老兵,我为自己能够在历史转折关头担负这样的使命而感到光荣,同时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到北京的第二天,萧克急急忙忙地去总参谋部报到,向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表达自己希望尽快进行工作的迫切心情。谁料聂帅笑了起来,说:“你以为军训部在哪里啊?就在你的脑子里,在你的手上。”这时,萧克才知道,任命自己当部长的那个军训部,只有自己一个“光杆司令”——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人员。萧克不愧为有胆有识的一代名将,他接过了组建军训部的重担。经过5个月的筹建,军训部的框架搭了起来,各项工作也准备就绪。6月,军委正式下达任命萧克为军训部部长的命令。
萧克上任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陆军大学(后改为军事学院)的工作。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萧克担任陆军大学筹建委员会主任,在校址勘察过程中,采纳了刘伯承元帅的意见,选定南京原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校址为筹建军事学院的地址。1951年1月15日,南京军事学院正式开学,从此,我军有了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院校。
此前,萧克曾对全军院校进行摸底,发现陆军中的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工程兵都有院校,只有化学兵没有院校。他认为化学兵是个重要的兵种,在现代战争中不能缺少,而当时又特别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就向军委建议组建化学兵学校。1950年11月底,毛泽东同意了萧克的报告,又过了1个多月,化学兵学校在四川江津成立,以后又迁到北京的南口。截止1957年,全军共建立了100多所各级各类军事院校,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先后培养了20多万干部,并造就了一大批军事教学人才。同时,全军学习蔚然成风。
“掌握新技术,学会联合作战”,这是我军军事训练的重要方针,对于我军为准备打赢现代化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进行军事训练,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军事训练方针,是萧克在1950年11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萧克还根据当时我军的实际情况,狠抓部队的训练工作。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军成功地组织了几次大规模演习,丰富了诸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部队的训练与战备工作,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
对治校与治军的关系,萧克有深刻认识,一支军队是不是能征善战,关键要看指挥员的军政素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治军必先治校,治好校才能治好军。1972年起,萧克历任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等职,负责军事训练教学,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为军队高级指挥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
吴志菲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