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一28飞机再起风波
就在卡斯特罗对赫鲁晓夫的让步表示不满并且号召古巴人民同美国战斗到底,坚决反对联合国代表团踏入古巴领土,而赫鲁晓夫极力劝说卡斯特罗并派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前往古巴进行安抚的时候,狡猾的美国人又向苏联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古巴撤走伊尔~28轻型喷气轰炸机。结果,本来已经出现转机的问题又复杂起来,加勒比海危机进入了第二阶段,一直持续到11月20日。
11月4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向苏联新派到纽约参加消除古巴紧张局势谈判的第一副外长库兹涅佐夫递交了一份进攻性武器的清单。其中,除了导弹及其设备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伊尔-28飞机。这些飞机是1962年夏天运到古巴的。美国认为,虽然苏联正在拆除在古巴的导弹,但这些飞机就其航程和运载核炸弹的能力而言,也属于进攻武器之列,必须撤走。于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分别代表美国和苏联两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讨价还价。从11月4日到12月14日,他们通过多勃雷宁、史蒂文森、罗伯特·肯尼迪又秘密传递了16封信。由于这些信件30年后才公诸于世,因此,加勒比海危机的这一幕长期不为人所知。
伊尔-28飞机属什么性质、用于何种目的和是还包括在应撤出的进攻性武器的范围之内,是赫鲁晓夫同肯尼迪争论的首要问题。赫鲁晓夫看完美国的这份清单后,便于当日下午给肯尼迪写了封密信。这封信电传到华盛顿苏联大使馆,然后由多勃雷宁转交罗伯特·肯尼迪,再由罗伯特·肯尼迪交给美国总统。赫鲁晓夫认为美国在苏联已拆除、装运回在占巴的导弹之际,又提出伊尔-28飞机问题,是蓄意恶化已经开始缓和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局势,因为“即便是一个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一个士兵,也不可能把伊尔28-飞机归为进攻性武器范畴。”几天后,赫鲁晓夫在另一封信中又进一步辩解说,在古巴的是一些破旧飞机,苏联将它们运来,是当作一种比较灵活的海岸防务武器。它们不会飞越自己防空火力掩护的界限,更不可能向美国出击。而且,这些飞机由苏联人驾驶,保证不会损害任何别的国家。
美国可不这么认为。肯尼迪6日在给赫鲁晓大的回信中,围绕“进攻性武器”这个术语大作文章,坚持认为撤出伊尔-28飞机本来就是协议中的一部分,因为协议讲的是“所有能用于进攻目的的武器。可以携带核武器的飞机是对和平与所有美洲人的安全最明显的威胁"。在这封信中,肯尼迪还宣布要对古巴进行空中监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令赫鲁晓大始料不及。他一面与美国周旋,一面忙于拆运导弹;在宣布支持古巴人民的反帝斗争的同时,又得说服和安慰卡斯特罗。赫鲁晓夫原打算同美国对等地撤除各自的导弹基地,可现在,问题都集中到苏联方面,令他接应暇,好不恼火。面对美国和古巴两方面的压力,赫鲁晓夫不得不两面作战,不断左右前后地躲闪。后退。
11月11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虽然表示了种种不满,但仍表示,只要美国保证不侵略古巴,苏联一般原则上同意撤出伊尔-28飞机。见赫鲁晓夫让了一步,肯尼迪次日口头答复说,如果赫鲁晓夫同意在30天之内撤出飞机,美国就取消封锁。13日,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一封密信中提出苏联在2~3个月内撤走飞机,要求美国停止对古巴的空中监视,在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参与下同古巴达成协议。可是,肯尼迪不让步,坚决要求苏联在一个月内撤走飞机,并保证不再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只有这样,美国才能考虑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与此同时,肯尼迪又向赫鲁晓夫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在24小时之内给予美国满意的答复。否则会如何,肯尼迪没有明确地讲。不过,美国的飞机加紧在古巴上空盘旋,军舰在古巴岛四周游弋,无疑是用武力相迫。结果,赫鲁晓夫只得再次退让,19日深夜起草了致肯尼迪的秘信,通过苏联外交部电传给驻华盛顿苏联大使馆,并命令多勃雷宁立即见罗伯特·肯尼迪以便尽快将信送给肯尼迪总统。赫鲁晓夫同意苏联在30日之内撤走伊尔-28飞机,但条件是美国要解除对古巴的封锁。
对于古巴,赫鲁晓夫非常担心它会因苏联对美国的让步而倒向中国,因此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做法,而说服卡斯特罗的艰巨使命就落到了米高扬的肩上。米高扬11月2日到达古巴,虽然塔斯社报道说,米高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同古已政府就国际形势交换意见”,但是,随着形势发生的戏剧性变化,便同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一起对付卡斯特罗了。
米高扬与卡斯特罗、劳尔·卡斯特罗及古巴其他高级官员举行了多次会谈,虽然详情迄今未有披露,但与时的种种迹象表明,双方的立场相去甚远。米高扬劝说古巴答应美网的最低条件,卡斯特罗坚持拒绝对占巴进行宴地检查,坚持他提出五项要求作为美国保证不侵略占巴的前提。古巴报纸发表的会谈照片上,米高扬、卡斯特罗,苏联驻古巴大使阿列谢耶夫,古巴总统多尔蒂科斯、劳尔·卡斯持罗,切·格瓦拉等人个个部绷着脸。在古巴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的招待会上,卡斯特罗一反常规,没有提议古苏两国友好干杯。米高扬则不拘礼节地主动提出“为祖国和胜利”干杯,显然与占巴的“誓死保卫祖国”口号的调子不协调。本来,米高扬只准备在古巴逗留一一周,因使命未成,只好滞留。他的妻子于11月3日去世,无奈身不由己,只能在哈瓦那遥寄缕缕哀思。
作者:
孔寒冰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