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李小龙师徒合影
叶问教授李小龙咏春黏手术
“找钱华”看准了叶问是衣钵相传之人
叶正(叶问之子):叶问的师傅找钱华,就是陈华顺,租了我们的桑园的祠堂来教咏春,当年叶问,他都是好活跃的人,看到钱华在那教玩咏春,他自己就说要去拜师学艺。
解说:然而此时的陈华顺并不想收叶问为徒,就故意说了个巨额的拜师费,希望叶问能够知难而退。
叶正:就是以前的龙银100个,100个在那个时间是很多很多钱的,现在差不多,现在的,一个龙圆差不多五六百块港币的,这么多钱,这实际上是找钱华留难叶问,不是说真的收的这么贵的,是希望他知难而退,这么个意思。叶问听了后,几天后他自己捧了100个大洋,拿去,找师傅拜师。
马鼎盛:中国有句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少武术师父教徒弟都留一手,造成一代不如一代。不过学咏春拳倒有个例外。7岁的叶问跟陈华顺学艺,算是收山弟子。叶问悟性极强,勤奋且善于思考,武功进展快,武德尤其出众,很得陈华顺欢心。儿子偷了陈华顺的药书和武术书去当了六十两银子。陈华顺把书赎出来干脆送给了叶问,他看准了叶问是衣钵相传之人,可以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六年后,陈华顺临终时嘱咐大弟子吴仲素继续教授叶问。吴仲素忠于师父所托,对叶问倾囊相授。
叶问在香港读书时为救护被欺侮的中国妇女而得罪外国水手,巧遇梁赞之子梁壁才打退七八个鬼佬,此后他天天去找梁壁切磋。每当叶问施展绝招时却给轻轻带过,不但使不上劲,是连梁壁手脚怎样动作也看不清楚,便莫名其妙地被抛得老远。一连输给梁壁五六天之后,叶问实在想不通,难道是传说中的“沾衣十八跌?”于是他不再找梁壁比划。倒是梁壁找上门去,看到叶问一个人在重演比武时的动作在苦心钻研。梁壁就喜欢这样好学聪敏的少年,于是把自己跟父亲梁赞所学的武艺倾囊相授。叶问后来教徒弟也是毫无保留。
解说:叶问教徒只要是学者有心学技,就全力传授。他还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习惯和兴趣,制订出各种各样的教授方法,使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习惯和生理机能使武功逐渐进步。
陈卫匡(叶问徒弟):他的教学方法是完全和其它功夫不同,因为我学过其它功夫,他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灌输给徒弟,这样很重要,因为学的好功夫,但你不能把功夫传承给第二代,如果,那么这个传统就会失去一些价值,所以他怎样去灌输功夫给我,这个是我最深刻的印象。
解说:从小严谨的儒家教育,为叶问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16岁后在香港受到的西学影响,使他更够用现代科技常识,比如力学原理、几何角度等等去解释咏春拳的法度,并加以融会贯通,最终成就中华武术之大成。
叶问把闭门钻研拳术当成个人修为
朱培建(佛山市博物馆历史研究部主任):咏春拳里面牵涉到很多八卦、五行,叶问就把它用当时的科学、力学、几何学就是把它运用到这方面来,教徒弟,所以徒弟学起来就很明确了,不像以前说的五行八卦那样费解。
解说:咏春拳是一门实而不华,简单直接和实用的功夫,叶问对初入门者的基本训练,十分重视,比如当传授咏春的基本功时,从正确手法,腰马配合,到发力运用,都没有设时间限制,只有学习者能达到要求,叶问才会教授新的课程,从不苟且。
叶正:他教徒弟的过程里边,比较要求稳,打好最基本的基础才会慢慢教你,所以他教徒弟的过程是比一般师傅要慢的。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