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一次培训航天员为何中断(图)
2008年09月26日 10:59人民网 】 【打印

,中央军委在一次会议上研究航天员的训练问题时,认为航天员训练,不是个简单问题,空军有丰富的飞行训练经验,会议决定,航天员训练还是由空军负责,中央批准了这一方案。

1971年5月12日,空军以绝密电报,紧急命令:空军某师师长薛伦,空军某师副师长李振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所长郭儒茂、空军第13航校副校长刘树志,空军某师团参谋长徐培根,北京军区军训处飞行技术检查员李瑞祥,空军某军训练处参谋邹永利7名干部,务必于5月14日到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空军招待所报到。

5月15日,由空军司令部和空军政治部领导召集迅速赶来的7人开了个会。宣布成立“宇航员训练筹备组”。

会议要求他们立即着手筹备宇航局或宇航员训练基地,尽快开展宇航员的训练。(注:宇航员即为航天员,“921”工程启动后,中国对外统称航天员。)

其时,按照空军领导的意图,是先把领导班子配备好,包括宇航员、警卫部队和保障人员,成立一个500人的单位。预计通过半年的准备,在1971年11月把选拔出来的宇航员进行集中,开始训练。预计到1973年,国家计划用东风5号火箭,发射“曙光一号”载人飞船。飞船可搭乘两名宇航员。

工作进行得十分保密,办公点暂设在空军指挥学院,行政上归空军司令部领导。

半年时间。要组建一个复杂的宇航员训练机构,有点像天方夜谭。

虽说这几个人都是从空军各单位精选出来的优秀干部,组织飞行训练的经验丰富,但宇航员的训练显然比飞行员训练的难度要高很多。既然是门外汉,就自己先行学习吧!一天24小时恨不能扯成48小时利用,宇航知识、英文、搜集相关资料、外出调研、搞规划等等,他们饱尝了昏天黑地的感觉。

当时将宇航员保持飞行技术的训练场地初步定在正在建设中的四川西昌机场。筹备组的同志去那里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建议宇航员训练用的“失重”飞机,用三叉戟或图—124飞机改装。

在当时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已研究出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宇航员飞行服、宇航员食品等许多宇航产品,一些训练用的大型设备也已完成。专家们介绍说,有些产品已经研制了第二代,甚至开始了更新产品的研究。但是这些产品是否适用,效果如何,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筹备组的成员还到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有关院校聘请专家、教授,准备给宇航员讲授有关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知识,计划在1971年9月14日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学习,请老师给宇航员讲授天文知识。

“天有不测风云”,1971年9月13日发生了林彪叛逃事件。宇航员的有关工作中断了。1971年11月中旬,空军宣布解散“宇航训练筹备组”。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