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一次培训航天员为何中断(图)
2008年09月26日 10:59人民网 】 【打印

“神舟”飞船航天员着舱外航天服在水槽进行模拟失重训练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新华社秦宪安图

选拔人员将小伙子们带到北京通县,坐上安—2飞机进行前庭功能的晕机检查,让他们坐上改装的失重飞机模拟太空中的失重飞行。忽上忽下的抛物线飞行,飞机又是盘旋又是翻滚,被选拔人员不仅体会了失重,还要经受在起飞下降时的超重。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一会轻飘飘,一会千钧压身,鼻塞,黏膜充血,眼睛产生黑视,耳鸣脑胀,其中的滋味,喻成“翻天覆地”。被选拔飞行员并不开飞机,是由优秀的试飞员操纵飞机,他们只是坐在后座。即使是这些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经受过多次特技飞行,有的照样会在这样的超失重中交替进行的飞行中败下阵来,吐个七荤八素,面色苍白。

到所有项目检查完,空军总医院那座神秘的小楼里就剩下33个人了。

这33个人也不是最后人选,他们还要经过众多评委参加的优中选优的最后一关定选。

从1971年1月到5月,评审组最终选定20名预备航天员人选。从33名到20名,专家们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斟酌,综合评定出来的。

在入选的20名人员中,有几位是曾经打下敌机荣立战功的空军英雄。

空军战斗英雄入选航天员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光荣,更是航天员选拔史上的光荣,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方国俊也是一位战斗英雄,曾参加过两次打下敌机的战斗。如今,作为一名空军将领,方国俊已退休。年过70的他,至今仍然保持着当年参加选拔时的身材,1.77米,78公斤,肚子上十几个红斑块是当年做离心机超重实验留下的纪念。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老人从新闻中知道了这个消息感慨不已,他提笔为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写了一封信。

“尊贵的首位飞行成功的航天员同志:

我叫方国俊,退休前是某军区空军少将参谋长。我以万分激动的心情,祝贺您为中华民族飞上太空填补了空白,您是伟大的功臣!

我曾经是从空军一千多名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航天员之一。正当我们加紧准备的时候,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实现飞向太空的梦想。而您终于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特向您表示祝贺,您是全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1971年4月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