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背后:你所不知道的南昌起义
2008年08月10日 09:43书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南昌起义]

不熄的火种

"八一"南昌起义无疑是光辉的,然而历史绝非影视作品中那样浪漫,起义部队面临了巨大的困境。1927年9月,起义军在三河坝分兵,主力由周恩来、叶挺、贺龙、刘伯承率领,南下广东潮汕,朱德率部留守阻敌。

在南昌起义的部队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参加者。他们或是共产党员,或只是旧军人,在起义失败后,脱离了起义部队。叛变与倒戈,令起义部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蔡廷锴被人所知,一是因为他率领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在上海力抗日寇,二是1933年他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但很少有人知道,1927年的南昌起义部队中,也站着高大魁梧的蔡廷锴--任起义军南下部队左翼总指挥。

蔡廷锴是个作战勇猛的优秀军人,但他参加南昌起义却并不是自愿的。当起义部队南下途经贤县时,蔡廷锴趁乱清理了队伍中的共产党员,率部脱离了起义军。蔡廷锴率部出走使起义部队南下计划受到严重挫折。

相比蔡廷锴的出走,欧震的阵前倒戈更加致命。1927年9月,起义军退至广东潮汕,蒋介石麾下干将薛岳率部协同粤军第11师陈济棠部阻击起义军。双方在汤坑展开了激战。尽管后来汤坑之战鲜有记述,但这场战斗在南昌起义的历史中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义部队奋勇作战,将薛岳部4个团击溃,包围了薛岳的师指挥部,眼看就要全歼薛岳部。千钧一发之时,起义军叶挺部的营长欧震叛变,率部在阵前倒戈。薛岳抓住机会,与赶来增援的粤军向叶挺的起义军发动猛烈反攻。

汤坑之战的失利,使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重新北伐的设想被彻底击碎。

10月3日的流沙会议,是南昌起义的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当时他正发高烧,郭沫若回忆说,当时周恩来"脸色显得碧青",将起义战败的原因作了简单的总结。

叶挺说:"到了今天,只好当流寇,还有什么好说!"党史专家们解释,叶挺这里所谓的流寇,是指开展游击战。血性贺龙慨叹:"我心不甘!我要干到底!就让我回湘西,我要卷土重来!"

正在大家表态时,哨兵发现敌人尖兵,于是会议草草收场,众人分头撤退。混乱中,抬周恩来的担架队员也乘机溜走,周恩来的身边只剩下了叶挺和聂荣臻,3人仅有的武器只是叶挺的一支小手枪。3人搭上一条小船,艰难地漂到了香港。

起义失败了,但它留下的火种却并未熄灭。保留下火种的关键人物是朱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