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时代中国科学界也盛行浮夸风(图)
2008年02月10日 09:57新闻午报 】 【打印

这年8月4日,毛泽东来到河北徐水县视察。在视察途中,徐水县委书记张国忠告诉毛泽东:今年全县夏收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12亿斤粮食,平均每亩产2千斤。

毛泽东一听,睁大了眼睛,问道:“你们全县31万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

张国忠只想到了放“卫星”,没想到毛泽东当真了,只好答道:“我们粮食多了换机器。”

毛泽东说:“不光是你们粮食多,哪一个县粮食都多!你换机器,人家不要你的粮食呀!”旁边有人说:“我们拿山药造酒精。”

毛泽东说:“那就是每个县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酒精啊!”毛泽东边说边笑,左右环顾,张国忠也笑着说:“我们只是光考虑怎么多打粮食。”

毛泽东说:“也要考虑怎么吃粮食哩!”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尚未将毛泽东徐水之行的消息发出,毛泽东关于要考虑粮食多了怎么办问题的指示,已由中央一位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同志,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了中科院党组。

8月7日,在中科院整风领导小组的会议上,再次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会议指出,主席认为从现在起以后的七年时间很重要,要做到人家有的我们都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国内新问题是粮食多了怎么办?粮食多了要研究用途。

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中科院党组将此作为紧急任务,交给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大连石油研究所、北京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去完成。这些研究所接受任务后,立即中断正在从事的重大科研课题,抽调大批科研人员,从事粮食综合利用的研究。很快,各研究所纷纷研究出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的方法。

可是,当这些研究成果出来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已不是粮食多了怎么办的问题,而是粮食少了怎么想办法的问题了。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