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家族幸存的两位女前辈
2007年10月08日 10:04人民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周陈轩丈夫在世时,虽然留下了一笔积蓄,但儿子―直没有谋到满意的差事,又时常生病,家庭经过几番变故,渐渐坐吃山空。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为了抚育楚雄,周陈轩先是变卖细软,后来又卖房产。1936年,当女儿周文楠被娘家族侄营救脱险回到长沙时,她家的生计已经相当窘迫了。

党组织没有忘记他们。韶山中共秘密组织及时派人寻到长沙松桂园来,把他们一家接到了韶山。周文楠去毛氏祠堂教书,周陈轩则带着楚雄住在毛家的老屋南岸上屋场。这里山明水秀,人心古朴,乡里人都尊称她为周外婆。在浓浓的乡情中,周陈轩一家的生活很快安定下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乡间开始有人去延安。毛泽东得知周陈轩一家搬到了韶山,立即托人带回一封信,并寄来20块大洋,要周文楠去延安。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又写信给族兄毛宇居:

“……楚雄已寄微款,尔后可略接济,请督其刻苦节省。周先生渐留居韶山甚好,应看成一家人,不分彼此。”

信中的周先生就是周陈轩的儿子周祖余。毛泽东早把他们看成一家人了!

周文楠去延安后,周陈轩和儿子、外孙一起,在韶山苦熬时光。楚雄去毛氏祠堂上学,要经过两口水塘,她怕他掉进水里,总是风雨无阻,按时接送;楚雄跟小伙伴上山砍柴,她要到路上去接;楚雄晚上做作业,她为其掌灯。可以说,周陈轩把她所有的爱,一股脑儿全部倾注到了小外孙身上!

楚雄长到18岁那年,三五九旅南下到了湖南,王震旅长决定将他带到延安去。周陈轩含着热泪送别了小外孙。

从外孙离家的那一天起,周陈轩就开始天天盼望他归来。这时,她的儿子不幸染上肺病去世,她孤身一人住在上屋场,在无尽的企盼中打发时光。春天来了,她上山采来菌子晒干,用缸子盛着;秋天,山上的毛栗熟了,她就摘来用袋子装着。这些都是外孙楚雄最爱吃的,外婆年年为他准备着。

然而,楚雄自离家后除来过一封信外,再也没有消息。周陈轩着急了。解放后,韶山有人去北京看望毛泽东,她便给毛泽东捎口信:请叫楚雄回家打一转,外婆日夜都想他!

但是外孙楚雄再也不能回来了!1946年,他作为解放军谈判代表,被背信弃义的胡宗南部队残忍地活埋在陕西省宁陕县东江口!

怎么能把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周陈轩呢?毛泽东为难了。他知道楚雄是外婆的心头肉,也是她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一个年届古稀的老人,能够经得起这沉重的打击么?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写信给在沈阳工作的周文楠:

“接你母亲去东北和你一道生活一事,我认为是好的。我可以写信给湖南方面发给旅费。唯你母亲年高,―人在路上无人招呼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你自己去湖南接她同去东北为妥当,请考虑告我。如你自己去接,我给湖南的信即由你带去。”

接信后,周文楠赶往北京面见毛泽东。毛泽东特别嘱咐说:“请你告诉外婆,就说我说了,楚雄是个有志气的孩子,是韶山人民的好儿子。我把他送到外国很远的地方学习去了,一时不能回来,也不能通信。免得老人挂念受刺激。时间长了,慢慢也就好了。楚雄年龄不大,为国捐躯,虽死犹荣。以后要好好照顾外婆,经常安慰老人家!”

周陈轩被女儿接到沈阳后,常常惦念着韶山,说要回去看看。王淑兰知道了,就从湖南去看望她,告诉她韶山的种种变化,转达乡亲们对她的问候,老人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一回,毛泽东在与当年湖南第一师范同学、南京师范学院熊廷辉教授闲聊时,深情地说:“周陈轩外婆,带着我弟弟泽覃的儿子楚雄,在韶山住了10多年。老人家抚养革命后代费尽了心血,生活很苦,没有怨言。周外婆是一位很好的老人。”

1968年8月,周陈轩在沈阳去世,享年88岁。老太太生前多次说,她在韶山住了13年,是她一生中住得最久的地方,她希望死后能葬回韶山去。周文楠写信给毛泽东,转达了老人的愿望。毛泽东通过中央办公厅复信:请周文楠自己安排。周陈轩的骨灰被护送回韶山时,乡亲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将老人的骨灰安葬在毛泽东故居对面的山上,与毛泽东的父母一起,长眠在那青山绿树之中……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作者: 黄禹康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