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明白了,无论学历高低,人人都可能是弱势群体”

“我是明白了,无论学历高低,人人都可能是弱势群体”

记者/ 梁婷 实习记者/ 周子豪 编辑/ 刘汨

永威金桥西棠楼盘吸引了很多“高端人才”

永威金桥西棠楼盘吸引了很多“高端人才”

本科学历1313 人,硕士481 人,博士189 人,其中 246 人享受郑州市人才补贴......这样的一组数字,最后出现在了一场烂尾楼风波里。

烂尾的楼盘叫永威金桥西棠(以下简称“西棠”),因为地处郑州高新区,又毗邻多所高校,吸引了很多“高学历人才”购买。

从2021年底,因为股东之一的郑州金桥置业有限公司挪用16亿元项目资金,西棠项目的建设陷入停工。受过高等教育、习惯按规则办事的业主们觉得,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几方坐下来沟通,把钱追回来就可以了。

但几次协商却以僵局收场,业主们过往的处事原则“失灵”了,他们不得已开始做出改变,比如利用自己的“高学历”特征。他们把各自的经历编写成了7万字的剧本,开设了视频号、公众号,还组织了夜跑团,希望用一种守法、讲道理的方式来维护权益。

“高学历”的身份确实引来了舆论的关注,可业主们也像很多维权者一样,经历了推诿、慢待,以及巨大的挫败感。

直到7月2日,终于有好消息传来,有10多亿元被挪用的资金已被追回,政府部门承诺,力争在2024年5月底将项目交付。回看整个维权过程,一位业主在庆幸的同时还是感到有些悲哀,这本来是一件无关学历和身份的事情,“每个烂尾楼都应该得到妥善的解决。”

业主们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剧本

业主们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剧本

“无礼”的沟通

为了选好人生中第一套房产,IT出身的曹亮制定了一套缜密的“算法”,把郑州市内所有在售楼盘都考察了一遍,综合交通、绿化等指标排序,最后发现“西棠”各项条件都很优越,“甚至不存在竞品。”

西棠楼盘地处高新区,周围聚集了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高校,有两条地铁线,公路四通八达。这样的区位决定了业主的“高素质”构成,在开始维权后的一次自发统计中,有1172 户业主以家庭为单位填写了问卷,其中本科学历1313 人,硕士481 人,博士189 人。

相比周围小区1.3万元的均价,西棠的售价达到了每平米1.6万到2万元。但多名业主称,他们愿意为高价买单,图的就是放心。据企查查显示,在西棠项目中,郑州金桥置业有限公司持股51%,永威置业有限公司持股49%。虽然金桥成立只有五年,但永威是成立于2005年的老牌地产公司,“口碑在全市数一数二”。

但从2021年12月开始,西棠项目还是停工了。当时曹亮没有多想,因为郑州市正在进行防尘治理,他猜测停工或受环保政策限制。年后,郑州市内大部分楼盘都已复工在建,唯独西棠的工地人流稀疏,望不见盖楼的动静。业主们听到传言,“永威可能要退出西棠项目。”

西棠业主与开发商的第一次正式谈判发生在2022年3月11日。这些来自企业、高校和政府机关的“高素质”业主们希望尽可能做好准备,几个擅长表达、逻辑思路强的业主自荐代表大家去谈判,每栋楼每个单元也选了一位代表。担心遗漏谈判事项,他们提前做了拟稿,提出了两方股东继续合作、保质保量交房的要求,并希望把谈判的结果要形成纸质文件,三方签字盖章。

谈判从当天下午大约三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据一份永威置业致业主的公开信显示,永威明确表示不会退出西棠项目,但金桥方的回应是,目前合作还在继续,不明确未来是否继续合作。

业主林文超见证了谈判的全部经过,他说,金桥一方的工作人员对于复工没有确切的表态,业主们提出的问题大多以“我不知道”“我没授权”“回去给你问问”搪塞过去。应该参与谈判的金桥置业实际控制人崔红旗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业主们一直等到凌晨一点才在失望中散去。

第一次谈判失败后,3月14、15日两天,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又组织了两次协调会。金桥置业高层领导在协调会上明确表示,与永威的合作无法继续。那时有业主以为,这只是因为房子“卖得太好”,2500多套房子已经卖了大半,股东之间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了矛盾。

项目迟迟无法开工,3月下旬,业主们开始信访。经过几次协调会,他们收到了高新区管委会的答复:手续已走完,复工有序开展。西棠项目的工地上确实有了动静,可业主们去看过才发现:在这个占地 133 亩,建筑面积 46 万平方米,拥有16 栋住宅楼、1 栋商业配套的项目上,只有不到200名工人在施工,他们觉得这是“表演式复工”。

在几位业主的讲述中,直到4月,他们才明确得知西棠停工的真正原因——剩余的工程款被金桥挪用至郑州东区北龙湖项目的开发上。他们向北青深一度提供的一份会议记录显示,永威西棠项目资金合计39.9169亿元,包括33.7909亿元销售回款和6.126亿元贷款余额,金桥的实际控制人崔红旗合计挪用资金16.1588亿元。

业主们还是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家开会协商,把钱退回来就可以复工了。于是他们继续主动发起协调会,还向郑州市高新区的相关部门以及永威和金桥的领导发送了正式的邀请函。林文超说,业主们希望向开发商和政府传达的信号是,他们是理智的,可以沟通的。

但从3月到5月,崔红旗本人从未出现过,金桥的代表只是副总和营销总经理级别的工作人员。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授权”。林文超说,6月以后,崔红旗出席了两次由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组织的会议,其他时候还是缺席,理由包括“身体不适”或“健康码黄了”。

“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这样无礼的沟通实在罕见。”双一流学校毕业的曹亮感到愤怒却又无解。作为医生、大学教授、金融从业者、公务员......在西棠业主的人生经历中,理性、积极沟通与配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但在这场烂尾楼纷争中,他们过往的处事方法通通失灵了。全程参与维权的林文超也感慨,这几个月的经历对他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常常觉得“书白读了”。

停工后的楼盘工地

停工后的楼盘工地

7万字的剧本

几次谈判无疾而终,复工依然无望,业主们开始寻求其他方式。经过几次学历、职业信息统计,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具备的“高学历”特征。林文超说,看到85%以上是本科学历时,他也很吃惊。作为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他知道,这个特征可以帮助他们“求一个关注”。

很快,他们在网上发出了“四百硕博想要一个家”的视频。视频短短40秒,但囊括了西棠业主“高学历”的所有特点:就读于国内顶尖高校,是博士、硕士,有企业总经理、医生、IT人员等等。

一位从事文字工作的业主,还在群里分享了一个线上文档。“大家自愿填写”,讲述自己的工作、生活、买房经历。林文超说,大概两三天时间,就有了十万字。整理时,他们剔除了一些不理智的、情绪化的表达,最后成稿7万字,命名为《人间剧本》,文笔好的业主还给写了序。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业主注册了视频号,以《人间剧本》里的真实故事为依托,开始拍摄。至今,已经发布了十几集业主们的个人视频故事。有的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和护士夫妇,有的是守在戈壁滩的科研工作者,还有从浙江返乡的创业者。

业主们的整体素养在这时候体现出了优势,他们都很年轻,也各有专长,逐渐自发有了分工,有人擅长剪辑,就负责视频号的维护;有人擅长表达,就负责与媒体沟通;还有些文笔不错的,开通了各种平台账号,或是更新会议记录、梳理最新进展,或是写文章表达诉求。

业主陈俪是河南人,硕士毕业后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考虑到老人需要照顾,她决定以后回郑州生活,投入160多万买了西棠的房子。在她过往的经历中,学习想要进步,工作想要晋升,大部分时候,只要努力了,就能见到成效。但在这次烂尾楼事件中,她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挫败感。

“既然没有人替我发声,那我就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陈俪也开设了账号发表维权文章,相比于《人间剧本》,她的文章更注重分析。在写作中,涉及到公司和企业信息,她就在天眼查上核实。选择对外发声,她心里有一条红线:写东西不能信口胡来,要依据事实。

在和很多业主的交流中,陈俪能明显感到,大家对眼前的麻烦都有着独立辨证的思考。比如在之前的协调会上,政府部门提出方案,把西棠尚未售出的价值十多亿的房源抵押,获得3亿贷款,让项目尽快复工。大家并不觉得这是件好事,不仅担心交付质量的问题,还忧虑着这种“妥协”可能留下其他隐患。

一位业主为维权写的诗

一位业主为维权写的诗

维权的“边界感”

业主们也在考虑,要不要效仿其他维权者的做法,比如在有些城市,维权者们会住到烂尾楼里。但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多少响应,林文超说,他们还是希望可以借助公开的舆论,合理合法的维护权利。

在维权这件事上,他们谨慎地保持着一种“边界感”。很多人在接受采访时都会提醒,一定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他们的家人、事业、未来都在郑州,不想因此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这并不是简单的顾虑,“不必要的麻烦”实实在在发生过。曹亮说,三四月份的时候,他们有一些线下的维权活动,熟悉法律的业主特意在群里提醒大家,要避免阻挡交通,要符合防疫规定,保持安全距离。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意外,因为“人始终无法做到时时刻刻理智”。

3月底时,业主们在得知金桥一方的工作人员拒绝在复工复产协议签字后,不少人曾自发前往高新区房管委,举着“回乡置业,遭遇骗局”等标语,喊口号,希望政府出面推动进程。曹亮说,“但那晚情况不太好,有一批比较靠前的业主被警察带走了。”第二天,他又发现,业主微信群也被“莫名”解散了。

那段时间,他们还组织了“夜跑团”,穿着印有“西棠加油”的T恤跑步,有的业主下班后,会特意横跨市区赶来参加活动。但跑了两次以后,他们接到了有关部门的电话,活动又被“叫停”了。

身为高校老师的董烨一直不想接受采访,担心父母看到消息受不了。他和爱人通过引进人才政策回到郑州。作为博士,购买首套房可以享受10万元的购房补贴,三年内每个月有1500元的生活补贴。他们购买的房子总价240多万元,贷款100万元,大头都是父母拿的,每月还贷款5600元。老人看到了西棠烂尾的新闻,打来电话。他只能安慰,很快会解决,但自己心里其实也没底。

这件事给董烨的冲击太大了。他一直在学校搞科研,和同事们的相处很简单。为这事,他常常莫名失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道理在这居然都不成立,没有一点诚信可言”。

他也看到过“业主住进烂尾楼维权”的新闻,住在没有电梯、没有水电的烂尾楼里,要爬20多层才能回家。董烨当时不太能理解,这种压力自己体验过之后才明白,“不是被逼到一定份上,谁也不会愿意这么做的。”董烨说,“我是明白了,(无论学历高低)人人都可能是弱势群体”。

业主们希望通过“夜跑团”的方式发声

业主们希望通过“夜跑团”的方式发声

把人才留下

在业主们的自发统计中,有 246 人享受郑州市人才补贴,换算成具体的金额,光是人才购房补贴就有2000多万元。“这些钱本来是政府用来引进人才的,但现在砸进去,不见了。”董烨说。

董烨认为,这种事对于政府也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而且是一种非常坏的影响,这会让人才都跑掉的。”他说,房子烂尾不是政府的原因,但政府既然希望引进人才,就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而不是现在这样,因为一个烂尾的房子,让大家没了信心。”

一位业主在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郑州,最早住在城中村里,吃着5元一碗的面条,住在每月200元的房子里。那时候没有地铁,上下班要挤公交车。他说,工作虽然辛苦,但能感受到自己和周围人眼里的光芒。“那种光正如当时飞快发展的郑州一样”,他因此有了继续在这里奋斗下去的信心,10多年后,他有了积累,为了家人和孩子能有更好的居住和教育环境,买下了西棠的房子。

这是《人间剧本》里记录的170多个打拼者的故事之一。对于其他业主来说,这套遭遇烂尾的楼盘,也是他们用心构建的家,有的是买了结婚用,有的是为了让几代人能住在一起,特地换的大房子。

有人已经萌生了去意。一位业主在大学毕业后留在深圳工作,因为想离家人近一些,决定回到郑州。但最近他又有了回到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想法,那些地方可能要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但也许会“更讲规则”。

董烨尝试去分析更本质的问题,比如商品房预售制度的隐患。“我再也不考虑预售楼了,不管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楼房没有盖起来,完成度没有达到90%以上,我是不会考虑买的。”另一位业主也有着类似的反思,“预售制度的顶层设计缺少监管措施,这导致业主要承担大部分烂尾的风险,开发商可以理直气壮地摆烂。”

这些长远的思考,最后还是回到现实的问题上。三个多月过去了,政府成立了专班组,一直在努力推进问题的解决,提出一定“保民生、保交楼”。在业主提供的一份6月3日的会议记录中,河南省住建厅的领导表示,此事要有关门时间,不要久拖不结,省厅将会重点督办。

过去两周,西棠上过热搜,被更多人看到了,林文超相信是有推动作用的,但也在顾虑舆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网友表达过疑问:凭什么高学历就要更被关注。对于这些争议,林文超觉得“挺悲哀的”,这本来是件无关学历和身份的事情,“每个烂尾楼都应该得到妥善的解决。”

7月2日,终于有好消息传来。据郑州高新区政府发布消息,在多方协调下,10.115亿元被股东挪用资金已追回,将由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委派国资公司监管项目资金使用,用于保障后续项目建设。西棠项目力争在2024年5月底完工,交付业主。

林文超说,这样的结果算是很大的进步,他们很感谢政府相关部门一直以来的努力。但还是有些不确定因素存在,比如作为项目大股东的金桥置业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这次会议金桥也没有代表出席,他们担心可能会留有隐患。

现在提出的交付日期是2024年5月31日,已经比合同延期了六个月。“既然花了这么大力气把钱追回来了,希望不要再有什么变故。”林文超说,其实从维权开始到现在,业主们的要求都没变过,就是保质保量的把房子盖起来,让他们在这座城市安心地生活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崔红旗之外均为化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