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张亭栋“砒霜”治疗白血病 医学成就举世瞩目


来源:新华网

2015年9月19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的2015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3岁的终身教授张亭栋荣膺本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奖励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ATO)治疗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这一奖项的揭晓,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神奇的中药砒霜上!了解了屠呦呦创制抗疟疾药青蒿素,让我们走近同是受世人瞩目的张亭栋教授,了解中医的又一神奇魅力!

  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张亭栋接受生命科学成就奖颁奖

  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张亭栋接受生命科学成就奖颁奖

值得记忆的是,1974年,22岁的女工董秀芝成为亚砷酸注射液的早批受益者之一。当年已怀有7个月身孕的她,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所击倒:口腔里出血,鼻子里出血,连尿里都是血,皮肤颜色如白纸一般。送到哈医大一院后,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入院第二天孩子就流产了。但她在静点4个月后,出现了奇迹。连身都不能翻的小董,竟慢慢站了起来,并能下地行走了。同年底,小董出院回家,按医嘱吃药、点滴、复查。1976年她再次怀孕并生下一个男孩,1979年重返工作岗位。到现在一直安然无恙。

【临床用药与机理研究的完美结合】

白血病俗称为“血癌”,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率较高。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是一种伴有特殊染色体异常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程短促、易于感染、易伴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特征,且强烈化疗往往诱发DIC加重而死亡。1986年,上海血液病研究所王振义等人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M3型获成功。只可惜维甲酸用药方法尚有不足和缺陷,少部分病例会发生维甲酸综合征及耐药性,一旦因耐药而复发,则患者的存活希望就很渺茫了。

在了解到哈医大一院砷制剂对M3型白血病具有显著疗效后,王振义、陈竺等专家真诚邀请张亭栋一行三人到上海谈合作事宜。时任上海血研所的陈竺所长真情地说,有关亚砷酸机理的深入探讨,是我们所关注的。既然临床有效,就一定有其科学道理,应该尽快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方向上突破,最终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很快地,上海专家发现,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即使其走向程序化死亡的“自杀”之路。陈竺教授还在临床应用砷剂对15例复发、对维甲酸化疗耐药的M3型病人给予治疗,结果有14例取得完全缓解。世界著名《血液》杂志发表了陈竺和张亭栋撰写的论文,并在封面刊登了通过DNA染色观察治疗前后对比的骨髓论文附图。国际驰名的《科学》杂志也以“古老的中医学又放出新的光彩”为题予以报道。

1996年12月,在美国奥兰多城召开的国际血液病学术大会上,与会者逾万人。陈竺院士代表课题组宣读论文,题目是《三氧化二砷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肿瘤实验室主任维斯曼教授称赞说:“那么毒的药物,竟敢注入血液中,这说明中国人胆量大;而胆大不是蛮干,胆大来自聪明、来自见识、来自科学。”

让人欣喜的是,1999年,由哈医大一院伊达药业公司从中提纯的亚砷酸注射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期限为20年;同年下半年,该药被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批准为二类新药。2000年9月,美国FDA在经过验证后亦批准了亚砷酸的临床使用。

标签:青蒿素 中药 中医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