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剪纸艺人刘静兰的传承之路


来源:新华网

今年60岁的刘静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头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七八岁就开始跟村中的“巧媳妇”郭婶婶学剪纸,随后的五十多年中,她“剪”耕不辍,并形成了独特的剪纸风格。

原标题:剪纸艺人刘静兰的传承之路

刘静兰在指导一名学生如何剪出“细毛毛”花纹

刘静兰在指导一名学生如何剪出“细毛毛”花纹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27日电(记者刘懿德)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最大的手工艺品市场,每逢周六下午,头发已经花白的刘静兰手把手地教几名小徒弟学习剪纸的场面,总能引来很多市民好奇的目光。

今年60岁的刘静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头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七八岁就开始跟村中的“巧媳妇”郭婶婶学剪纸,随后的五十多年中,她“剪”耕不辍,并形成了独特的剪纸风格。

如今,刘静兰已头顶众多“光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现在我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更多有兴趣的人接触和学习剪纸技艺,传授技艺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一份责任。”刘静兰说。

目前,有6名小徒弟在和刘静兰学习剪纸,“他们都是小学生、初中生,剪纸需要耐心和静心,不喜欢剪纸的孩子不一定能坐得住。”刘静兰笑着说。

“枣核纹”“滴水纹”“月牙纹”“细毛毛”……在传习的过程中,刘静兰结合自己的剪纸作品,给小徒弟们讲解构成剪纸的基本图案元素。“剪纸的细节部分离不开这些元素的搭配组合,这是剪纸的基本语言。”刘静兰告诉她的小徒弟们。

“我常带他们回家观察我养的花鸟,让他们先根据自己的感觉画下样子来,再教他们如何用剪纸的语言表现细节,他们的聪明和灵性常常给我带来惊喜。”刘静兰说,孩子们天真而丰富的想象力都能展现在剪纸上,“细毛毛”表现细节的老虎、多种元素搭配构成的花朵,他们想到的、看到的都能用自己的剪刀剪出来。

一名学生在按照剪纸底样进行剪纸练习

一名学生在按照剪纸底样进行剪纸练习

刘静兰说,剪纸毕竟是一门民间传统技艺,等孩子们的基础比较牢靠了,她打算让他们学习传统剪纸的描样和剪法。“我家里收藏了近千种‘老熏样’,都是多年前从农村亲友家中收集到的。”

“熏样”是老一辈人复制剪纸样式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有复印机,可以把创作好的花样子复印下来再剪,可过去只能用煤油灯来熏。”刘静兰说,“记得当年好多人家有一沓沓的‘熏样’,小孩子之间常常互相攀比谁家的‘熏样’更好看!”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农村已经很少有自家剪纸的习惯了,“老熏样”也越来越难收集了。“现在回到农村老家,我发现曾经过年过节家家户户自制剪纸的风俗,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了。”刘静兰说。

刘静兰认为,让孩子们观察“老熏样”,能让他们对民间剪纸的风格有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这也才是民间剪纸传承的“正道”。

目前,刘静兰是在自己租赁的铺位上腾出的一个空间教小徒弟们学习剪纸,“地方有些小,每批教上五六个正好,再多我这里就装不下了。”

除了亲手带徒弟,刘静兰还时常被一些学校邀请讲解剪纸背后的故事,“中央美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都邀请过我去讲剪纸,我也愿意和年轻人交流我的剪纸故事、剪纸心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剪纸、走进民间剪纸,这也算一种传承吧。”刘静兰笑着说。

标签:剪纸 刘静兰 剪纸作品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