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办高校教师难求更难留!


来源:羊城晚报

如此诱人薪资按道理肯定能吸引人才“驻足”,但实际上,多所民办高校负责人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高薪聘才的优势正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越来越多高薪教师在成为学科骨干后“转入”公办院校。民办高校为何高薪都难“hold”人才?除了高薪,高校在人才招聘上还有哪些留人、求才举措?

原标题:民办高校教师难求更难留!

年薪30万—100万元

聘学校在乡镇,小孩上学怎么办?

羊城晚报记者 李静

一到开学季,广东不少高校就纷纷发布招聘简章揽人才,其中尤以民办高校开出的“高薪”待遇最为吸引人。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广外南国商学院、中大南方学院、广工华立学院、广大华软学院等在内的多所民办高校都在招聘教师,而且大都采取“常年招聘”的政策,其中不少岗位甚至开出了年薪30万-100万元的高薪。

如此诱人薪资按道理肯定能吸引人才“驻足”,但实际上,多所民办高校负责人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高薪聘才的优势正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越来越多高薪教师在成为学科骨干后“转入”公办院校。民办高校为何高薪都难“hold”人才?除了高薪,高校在人才招聘上还有哪些留人、求才举措?

高薪难吸才,

骨干教师“抢着要”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广东现有50所民办高校(含本科和专科),在校生多达58万人,贡献了近6个百分点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成为广东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在广东50所民办高校中,“珠海系”、“广外系”、“中大系”、“华工系”院校最为耀眼,不仅录取分数线年年攀高,办学实力强的3所“珠海系”高校甚至还升级为2A院校,成为民办高校里的佼佼者。而究其原因,有民办高校负责人表示,人才的作用功不可没。

不过,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逐渐重视以及人才培养的分类化,民办高校虽然迎来了春天,但困扰学校领导班子的却是人才“难留”甚至“难求”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作为广东省2B独立学院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院校,广外南国商学院对教师的吸引力远远不如对学生的吸引力。记者了解到,该校在人才招聘上采取的是“常年招聘”政策,学校不仅常年招聘相关专业留学归国人才、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等高层次人才,还开出了国家一级教授、院士、特聘专家等拔尖人才年薪30万-100万元,教授年薪14万-30万元,副教授年薪12万-16万元,博士年薪12万-14万元的待遇。而无独有偶,广工华立学院、广州商学院以及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也在常年招聘教师,其中尤以学科骨干以及高端人才最为普遍,所开出的待遇也大都在“10万元”以上。

高薪就一定能吸引人才吗?广州商学院副院长高惊生告诉记者,相较于公办院校的编制和职称,高薪确实是现今民办高校求才的唯一优势,但如今这种优势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下降,且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的流动已日益频繁。“过去,公办院校老师的工资不高,在民办高校任职起码还有薪酬优势;如今,这种优势很难凸显,而且我们学校缺的不是年轻老师,而是45-50岁的学科骨干,但他们大都在公办院校,就算用高薪也请不来。”

高惊生说,由于民办高校缺乏事业单位编制,再加上职称评定阻力重重,虽然不少民办高校都在争抢“有资源、职称以及科研项目的带头人”,但“揽才”过程并不顺利,且自己培养的骨干人才也相继往公办院校流入。“应该说,人才流动其实很正常,但自己培养起来的骨干教师都跳槽到公办院校,这确实很尴尬。”高惊生有些无奈地说。

民校教师跳槽,要的不仅仅是编制

是什么让民办高校招不到人,甚至留不住人?刚从民办高校跳槽到公办院校执教的王老师对羊城晚报记者坦言,其实民办高校教师跳槽,关注的并不仅仅是编制,而是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细节。

“很多民办高校地处偏僻,有些甚至在乡镇,老师自己在学校上课是没问题,但小孩根本没地方上学,也就没办法受到良好的教育。”王老师告诉记者,她曾在从化某所民办高校任职,虽然待遇不错,但由于校园深处山林中,且校内没有幼儿园和小学,她在生子后毅然离职。“我现在更加关注小孩的教育问题,跳槽到广州后,起码不用担心孩子没地方上学了。”

记者了解到,像王老师这样因家庭原因选择离开民办高校的教师并不在少数。今年9月,一直负责人才招聘的中大南方学院院长助理罗永明就对记者明确表示,该校虽然地处从化温泉镇,但由于校内缺乏幼儿园、小学等配套设施,根据就近入学原则,教职工子女只能去乡镇上读书。“中大南方建校虽然还不到10年,但与学校同步成长的老师们大都结婚生子了,而‘孩子上学难’确实已经成为很多教职工离职的原因。”

也有公办教师表示,民办院校虽然开出的薪资诱人,但远不如公办院校的编制和职称来得实在。“我在公办院校可以评教授,民办院校可以吗?就算可以,条件能一样吗?”有公办老师如是反问。

需要指出的是,与教师收入直接挂钩的教师职称评定在我国是国家行为,教师职称全国通用,且只有国有各级教育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评定。而这也意味着,在民办高校任职,就算科研做得再好,教师也难有出路。近年来,虽然部分省市放开了民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但限制条件多多。

拓宽求才渠道,民办高校境外揽才

民办高校到底该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广州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吸引人才,该校采取了“低职高聘”政策,只要有实力的教师都可以聘为教授。此外,为保证教师无后顾之忧,该校早在2003年就建了专门的教师公寓,配套设施齐全,教职工子女去外面读书还可享受车费补贴。

而中大南方学院索性拓宽求才渠道,不仅引进了4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台湾籍青年骨干教师,还将人才引进的重点放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知名高校中。“学校专门设立了2796万元台湾师资专项经费,对所有引进的台湾高层次师资人才实行年薪制,每位台湾老师不仅可以拿到20万元年薪,还有10万元安家费和10万元科研启动费。”中大南方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台湾教师的国际化知识背景、教学理念以及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更加符合该校的发展需要。

记者了解到,在该校引进的42名台湾籍教师中,已有25人获得台湾教育部门颁发的职称证书,其中副教授以上的有4人。该校相关负责人坦言,学校还将实施“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以及“国内外放学进修支持计划”,确保师资队伍更加合理、教师结构更加优化。

标签:招聘 授课 学生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网

Loading...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