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有时整套完整的外销瓷有钱都买不到


来源:新快报

走进房国华的国华堂,这个面积300多平方米的地方,感觉既像藏品馆,也像仓库。有些在他看来较为精致或者珍贵的古董,会被精心地摆放在专业的橱窗或者展柜上,但有些则由于数量过多,而被见缝插针地摆放着。他说:“相比内销瓷,外销瓷还是比较便宜的,毕竟多数还是日用瓷,数量多。”但同时,他又非常肯定地表示:“一整套完整的外销瓷器,有时有钱都买不到。”

原标题:有时整套完整的外销瓷有钱都买不到

日期:[2015-08-30] 版次:[A16]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大中小】

■外销镂空瓷盘

■外销镂空瓷盘

■房国华藏的外销瓷

■房国华藏的外销瓷

■清代外销瓷瓶 房国华藏

■清代外销瓷瓶 房国华藏

从业30多年的古董商人房国华谈外销瓷:

走进房国华的国华堂,这个面积300多平方米的地方,感觉既像藏品馆,也像仓库。有些在他看来较为精致或者珍贵的古董,会被精心地摆放在专业的橱窗或者展柜上,但有些则由于数量过多,而被见缝插针地摆放着。他说:“相比内销瓷,外销瓷还是比较便宜的,毕竟多数还是日用瓷,数量多。”但同时,他又非常肯定地表示:“一整套完整的外销瓷器,有时有钱都买不到。”

实习生 曾树刚

作为澳门人,房国华已经从事古董生意30多年,平均每个月飞一次纽约或伦敦的他,现在已经拥有多家航空公司的金卡,其中更有一张白金卡,卡上显示300万英里的飞行距离,“我已经围绕地球飞了200圈,全是因为到国外‘淘宝’。”房国华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期间,突然起身找出多张VIP卡,得意地说着。

从最初于上世纪70年代在澳门经营一家小型店铺,到2000年正式入驻广州,现在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培养成了“接班人”,两个轮流在英国伦敦“淘宝”,一个则在澳门开分店,自己则常驻广州。

他众多古董商品中,外销瓷只是占了一小部分。收藏周刊记者在他的藏馆里,也见到了不少在售的外销瓷。

“经我手的外销瓷主要是青花,外销瓷都有个明显特征,就是周边装饰图案特别多,这也反映当时欧洲人的审美取向。”房国华边分析,边不停地把自己的珍贵“家当”拿出来,他介绍说:“光绪的外销青花一般颜色会清晰、鲜艳,而乾隆时期则显得暗淡和灰黑。”他分别拿着两款不同时期的瓷碟给记者对比着介绍。

对话房国华

很多人想买一件就发达 这是很难的

他们不能算真正的藏家 只能说是投资家

外销瓷是在几时开始回流的?回流到现在价格经历了哪些变化?广州收藏外销瓷的藏家多吗?针对这些问题,收藏周刊记者与房国华进行了深入对话。

到小型拍卖行有时也能淘到不错古玩

收藏周刊: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古董销售的?

房国华:我1985年开始去纽约和伦敦的一些小型拍卖行淘购古董,毕竟大型拍卖行主要还是针对大收藏家的,拍品价格较高。在小拍卖行可以较便宜买到些不错的古玩,然后到香港,澳门和台湾那去销售。那时做19世纪清朝的瓷器多些,因为价钱便宜,数量多,比较容易找。现在这类外销瓷器的价格也便宜,不过已经没以前那么多了,但相比其他瓷器来说数量还是比较多。然后到了2000年我便到了广州发展。

收藏周刊:您观察到的外销瓷什么时候开始回流?

房国华:应该是2000年的时候。当时回流的外销瓷基本上以清代的为主,乾隆到光绪时期的都有。明代的比较少,主要是万历年间的,以青花瓷为主。当时回流较多的还是广彩,其有三大特点:数量多、造型的形式多、题材故事多。

收藏周刊:外销瓷与国内销售的瓷器有何区别?

房国华:外销瓷比较能迎合西方人的喜好,当时也有西方人自己提供图案来这里找人做。除了很典型的广彩外,其他地方的外销瓷器也会有这种情况,例如景德镇。而且有些作为日用瓷的外销瓷器会参照西方人的饮用习惯制作,例如一套完整的日用外销瓷器里有的杯子是专用于喝咖啡的,有的是专用于喝红茶的,还有配套用来装鲜奶的壶器和装茶叶的罐子。这些瓷具边上的花纹都非常西洋化。这些套装瓷具有的是拿来当摆设,但也有些是真的拿来使用的。

明代外销瓷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了

收藏周刊:根据行业的观察,从2000年回流到现在,外销瓷的价格有什么变化?

房国华:其实很少有藏家是专门收藏外销瓷的,不过拿2000年时的价格跟现在相比,价格还是上升的。相比内销瓷,外销瓷还是比较便宜的,毕竟多数还是日用瓷,数量多,且没观赏瓷那么精致。这些外销瓷买回来还是可以摆出来观赏收藏的,但也有人买回来当作高级茶具使用。

收藏周刊:从2000年到现在,有哪段时间是大量回流的?

房国华:2010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是回流的高峰期。2010年时我很忙,有时一个月得飞英国三次,平时都是一月一次便足够了。当时我每次从国外回来都能运回4个旅行箱的瓷器,但交给行家时对方都抱怨太少。我当时半信半疑,后来拿到8箱时对方仍说不够,这让我也感到吃惊,因为2000年时一箱瓷器有时一天都卖不完。但到了2013年后便开始回落。不过当时拿回来的瓷器货色都比较一般,都是“大路货”,比较受一些新玩家和小玩家喜欢,价格主要在3000元到5万元之间。

收藏周刊:您接触过的外销瓷最贵可以卖多少钱?

房国华:之前45000美元卖过一件洛克菲勒的广彩。洛克菲勒其实也分两段时间:一段是乾隆时期,很是精美;一段是嘉庆时期的,但已经没那么精致。我的外销瓷器主要还是以清代为主,毕竟明代的外销瓷在市面上很难见到。即便见到了,十件里面也有九件是破损的,而完好无损的价格会很高。如今有些人,即便很有钱,遇到价格高的仍旧不舍得出钱买,所以价格较低的清代外销瓷较好出手。

做工越精致数量越少,价格就会越高

收藏周刊:在这么多瓷器里,真正买外销瓷的人不多,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房国华:中国人收藏古董,大部分不能算是真正的收藏家,只能说是投资家。因为他们买的时候多数考虑的是升值空间,关心的是何时能升值、升值多少等,“利”字当头。所以很多人想买一件就发达,这是很难的。中国是这几十年才刚刚富有,现在收藏行业,仅仅是热身阶段。

收藏周刊:从收藏价值来看,在外销瓷中哪个类别的收藏价值会高些?

房国华:做工越精致,数量越少的,价格就会越高,比如广彩里的洛克菲勒。还有就是一整套完整的瓷器,涵盖茶具到餐具,这类在外销瓷里数量极少,有时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一年前有一套嘉庆时期的洛克菲勒广彩,共有130多件,定价3万到5万英镑,最后以13万英镑拍出。而从器型来说,大只的带盖瓷瓶较少见,也有收藏价值。

收藏周刊:如果有新藏家要入手外销瓷的话,您有什么建议。

房国华:首先自己要去买些书本来看。接着要去些博物馆和拍卖行看看真品,在拍卖行有机会还要上手摸一下那些瓷器,仔细查看它们的品相,并且看拍出多少钱,这些都是要做记录的,这样才能增加知识。有时间还要到古玩店里看下。还有,就是一开始不要买那么贵的,价格也要循序渐进。

收藏周刊:现在广州经营外销瓷的商店多么?

房国华:现在在古玩城也有五到八家,是这十几年才有的。应该可以说现在买的人渐渐多了,毕竟价格便宜,有些民国时期的外销瓷可能600元到800元就能买到,而且外销瓷始终是日用瓷,数量很大。

房国华

国华堂主人,资深古董行家。

标签:外销 古玩 收藏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