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秦腔这么美,你知道吗?


来源:华商报

提到秦腔《二堂舍子》,秦腔迷立即会想到有“一声雷”美誉的名家雷开元;而说到《周仁回府》,秦腔迷肯定脱口而出“李小锋”。本周,华商报“我和大师”系列第四季——“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原标题:秦腔这么美,你知道吗?

提到秦腔《二堂舍子》,秦腔迷立即会想到有“一声雷”美誉的名家雷开元;而说到《周仁回府》,秦腔迷肯定脱口而出“李小锋”。本周,华商报“我和大师”系列第四季——“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首先将与戏迷朋友见面的就是秦腔大师雷开元和本次活动中为戏迷授课说戏的导师李小锋。华商报记者专访这两位秦腔名家,对秦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认为,普及秦腔美学迫在眉睫。

入行

雷开元“艰苦”,李小锋“幸运”

雷开元始终认为,不会唱秦腔的,就不算陕西人,因为秦腔就是陕西人的性格。

年届75岁的雷开元说,从他懂事开始,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哼上两句秦腔,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了村里的“小童星”,不管是《打柴劝弟》,还是《苏武牧羊》,都唱得有板有眼。爱唱戏,也爱看戏,可是看戏要钱。一开始,只要有县上的剧团来演出,雷开元就翻墙偷看。后来一想,反正也喜欢唱戏,不如去考剧团,有戏看、有戏唱,还有工资拿。

“家里穷,我那时特别瘦。考了两次都没考上。”雷开元告诉华商报记者,直到第三次,才真正有机会亮嗓子。他记得当时唱的是《游龟山》的《买渔翁》,才唱了一句,就征服了考官,直接被华阴县(现华阴市)剧团录取了,“当时,我14岁,入团后,工资是3块钱一个月。当时剧团条件也很艰难,在农村演出时,麦草一铺,睡教室地上或住牛棚都是常有的事。”

和雷开元相比,李小锋无疑幸福多了。从小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去看戏,村里的演出几乎一场没落过,还经常在广播里听《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

李小锋犹记得“第一次上台”的情景:“我还很小,母亲带我去看县剧团的演出,人特别多,我随身带的小凳子都被挤碎了。我被拥挤的人群挤到了台上……”当时的李小锋还没想到,有一天,他竟然可以真正登上舞台演出,秦腔竟成了他最重要的人生符号。

1975年,李小锋11岁,当时国家倡导为农村培养文艺骨干,同时,又受当教师的父亲的影响,觉得“考学,才有吃商品粮的机会”,李小锋顺利考上了临潼文艺训练班,虽然学的还是样板戏,但他的戏曲人生序幕也就此展开。

学戏

雷开元有师父,李小锋靠老师

作为中国“百戏之祖”,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秦腔的传承主要还是靠“口传身授”,因为秦腔所蕴含的文化,尤其是意象的东西,必须在有人指导的情况下,靠“悟”才能参透。仅仅听广播、看光碟,往往只能学到表面,只是“像”而无法“到位”。

刚到华阴县剧团,雷开元只是一个跟班,或者说打杂的,剧团也没给他安排专门的师父,雷开元只能边看边揣摩,“对那时候的新人而言,如果有师父给教戏,相当于给你送钱。”

幸运的是,雷开元的努力和天赋,还是被剧团一名叫做贺银亮的演员看到了眼里。有一天,贺银亮主动提出给雷开元教戏,一句唱词、一句唱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手把手地教。

虽然没有行拜师礼,但在雷开元的心里,师父真正教给了他唱戏。而作为回报,雷开元平时就主动帮师父倒尿盆,出去演出时帮忙背馍。

雷开元有师父,李小锋则靠的是老师。在临潼文艺训练班待了5年,李小锋也没机会吃“商品粮”,这时候,要么从哪个公社来回哪个公社去,要么另找出路。

彼时,陕西省艺术学校恢复成立。深爱着秦腔的李小锋就此成了省艺校“文革”之后第一批学生。和雷开元一对一跟师父学戏不同,李小锋在艺校上的是大课,一个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行当也分得特别清楚。艺校老师更多教的是基本功,而不是表演。

因为此前在临潼文艺训练班打了5年的基础,李小锋在班级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受老师的喜爱,尤其是受到专攻小生、同时负责教剧目的岳天明老师青睐。李小锋的代表作《周仁回府》就是那时开始跟着岳天明学的。

在李小锋看来,艺无止境,学习秦腔需要不耻下问。但为了取得“真经”,而不是参考无法真正深入内心的影像资料,2006年,正上研究生的李小锋专门拜雷开元为师,学习《二堂舍子》。那时李小锋不仅是国家一级演员,而且还拿了“梅花奖”。“当年师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巧、感悟教给我,我当然也要如此教给李小锋。”在雷开元看来,只要能把秦腔、名剧目更好地传下去,其他都不重要。

传承

普及秦腔美学迫在眉睫

在陕西,秦腔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公园、社区,经常能看到秦腔票友在一起唱戏,自娱自乐。这种氛围,让许多初到陕西的人惊叹不已。

“戏迷在自乐班唱秦腔,这是秦腔的‘喜’,可我们担忧的是真正下工夫钻研秦腔的人太少了。”在雷开元眼里,秦腔的传承靠的是人,勤奋和天赋,一个不能少。一旦人才断档,离消亡就不远了,“演员不行,段子唱不红,谈传承发展只能是空话。”

对此,李小锋同样认为,戏曲的特点是“人在戏在,人走戏无”,不管是秦腔,还是京剧、粤剧,戏曲一直都特别重视师承关系,很多时候,人名和戏名画等号,“戏传给谁?接班人是谁?问题很严峻。”在李小锋看来,秦腔要发展,有一个重点是要对准自己的定位,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戏曲真正的对象。只有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才懂得怎么去品戏。当前最迫在眉睫的是,如何向孩子、青年人去普及秦腔,让他们对秦腔感兴趣,为真正爱上秦腔埋下种子。

今年5月,歌手龚琳娜曾来到西安专门学习秦腔。龚琳娜在她的许多作品中,比如《金箍棒》《山鬼》等中都参考了秦腔的唱腔。龚琳娜认为,戏曲里有中国民族声乐之根。学戏曲,听戏曲,是在召回中国文化的魂魄。虽然龚琳娜的做法也引来一些诸如“胡唱”、“抹黑秦腔”的争议,但在秦腔大师雷开元看来,只要对秦腔传承发展有利,都应该支持,他一直都支持在保存传统声乐、唱腔的基础上,在表演形式、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赵季平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音乐用了秦腔的打击乐;《秋菊打官司》用了碗碗腔的唱腔;《红高粱》的主题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采用的是秦腔花脸的唱腔,把秦腔和电影、交响乐巧妙结合,只要遵照艺术规律、美学规律,也是一种创新,就有利于秦腔的发展。”

李小锋认为普及秦腔美学迫在眉睫。“我在德国演出时,长达近1个小时的化装是在舞台上完成的,它是演出的一部分,它所展现出的美、神奇,打动了挑剔的德国人。”李小锋表示,中国戏曲和中国国画一样,最大的特点在于写意美。因为意会,从而有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戏文美得就像人生的一首诗。关键是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美在哪、怎么发现它的美、它的美学规律是什么。”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实习生 张馨天 李璇

标签:李小锋 秦腔 剧团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