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打击核恐怖主义需要全球合作
2010年04月07日 13:40新民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张家栋博士

10月31日,“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首次会议在摩洛哥闭幕。会议通过《原则声明》,强调恐怖分子拥有和使用核武器将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打击核恐怖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增强力量。

什么是核恐怖主义?如何打击核恐怖主义?“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首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本期我们就请专家作一解读。

——编者

1 什么是核恐怖主义?哪些行为可以被称为核恐怖主义?

核恐怖主义是指通过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放射性扩散装置等手段,通过袭击、破坏或威胁袭击、破坏核设施等方式,造成重大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或极度恐慌,以迫使目标国家或群体接受自己的意愿,实现自身的政治或其他类型的公共目标。

由这个定义可见,核恐怖主义与核威慑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核威慑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防御性威慑,指有关国家只将核武器视为一种阻止外敌入侵的威慑性力量,只在遭受敌方核打击的时候才有可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第二类是进攻性威慑,指有关国家为了促使敌对方发生对自己有利的变化,而有意识地进行“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恐吓行动。

第二类核威慑又称核恐吓,其实也是一种核恐怖主义行为。但是,2005年联大通过的《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并不涉及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合法性的问题。这意味着在核恐怖主义问题上,国际公约是持国家例外论的,只打击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活动,而不排斥国家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核恐怖行为指以危害人、财产和环境为目的的以下四种类型恐怖事件:偷窃、引爆核武器;偷窃或购买裂变材料,以组装、引爆原始核武器;袭击、破坏核设施,特别是核电站,导致大量放射性泄漏;非法获得放射性材料,以组装、引爆一个放射性物质扩散装置(脏弹)或放射性装置。

前两种行为涉及核爆炸,是核恐怖活动中最令人恐怖、杀伤能力和破坏能力最大的方式。在这两种核恐怖活动中,将有大量人员失去生命,并将导致数十亿美元财产损失和严重的放射性污染,这些污染又将再导致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和对人类健康的长期损害。如果用货币来衡量的话,总体损失将最终高达数万亿美元。

相比之下,破坏核电站的损失可能会小一些。但是,破坏核电站本身和相关设施,也将导致数十亿美元财产损失和大范围的环境污染。为了消除这些环境影响,可能还需要承受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

与前三种核恐怖事件相比,引爆脏弹等第四类核恐怖活动的后果与恐怖活动的具体环境有很大关系。在特定的环境(如在城市中心,微风或无风)下,引爆一个脏弹将导致数百人伤亡、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以及长期的环境污染。

为什么要打击核恐怖主义?

虽然与使用常规武器的恐怖主义相比,核恐怖主义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是危险性正在增加。冷战结束以后,苏联解体所产生的新生国家一度陷入混乱之中,对核武器、核材料和相关技术的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向中小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扩散等现象。国际社会面对的核威胁,不仅来自少数拥有强大核武器库的传统核国家,还来自一些可能会不太遵守国际规则的中小国家以及一些难以威慑的国际恐怖组织。

有证据表明,一些恐怖组织曾经或仍然在努力获得核武器及其相关材料。特别是“基地”组织,认为自己有权杀死大量美国人,为那些被美国和以色列杀害的穆斯林报仇。所以,一旦它获得核打击能力,将很可能使用这些核力量。

从材料来源方面来看,全世界40个国家散布着130多个核反应堆,很多国家的核材料都出现过遗失、盗窃甚至是被抢劫事件,因此,任何国家都不能保证核材料绝对不会流入恐怖组织手中。从技术层面来看,有关制造核武器的程序在网上或者书里就能找到,恐怖组织有自制核武器的可能。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大量交通工具和人员进出各国边境,各种非法活动,如毒品走私、偷渡等也一直存在,所以不能完全排除恐怖组织在国家间转移核武器或相关材料的可能。

由于传统的核威慑对这种没有固定领土和人口的非国家行为体没有足够的威慑效果,预防核恐怖主义、为可能的核恐怖事件做好准备,就成为目前国际社会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