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拜登中东之行收效甚微
2010年03月13日 15:56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3月11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演讲。拜登在当日的演讲中谴责以色列9日批准的东耶路撒冷最新扩建计划。以内政部本月9日批准在东耶路撒冷新建1600套住宅,此举随即引起巴勒斯坦方面的强烈愤慨,也将正在巴以地区访问的拜登置于尴尬境地。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新华网开罗3月13日电(国际观察)拜登中东之行收效甚微

新华社记者冯康 陈公正

美国副总统拜登12日结束了他上任以来的首次中东之行。在为期4天的行程中,他先后到访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作为奥巴马政府迄今访问以巴的最高级领导人,拜登此次出访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以色列是拜登此行主要目的地,他带着两项既定外交目标抵达那里:一是促成以巴双方同意在美国斡旋之下展开间接谈判;二是在制裁伊朗的问题上与以色列进一步协调立场。但正如一些分析人士估计的那样,整个出访以高调开场,却以尴尬收场。

双重目标

自从2008年底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武装进攻后,巴以和平谈判中断至今。奥巴马上台后把解决巴以问题作为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但是一年多来,美国为重启巴以和谈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眼下,奥巴马在美国内面临多项棘手难题,支持率持续走低。此刻,白宫安排拜登亲自出马,表明奥巴马试图在外交方面取得突破,以扭转当前不利处境。

巴以双方当前在冻结定居点的问题上僵持不下。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始终坚持强硬立场,拒绝对美国的施压做出全面让步。美以关系因此出现裂痕,以色列人感到被美国遗弃,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失望情绪也在累积。

进入2010年后,美国开始调整原有立场,要求以巴双方立即无条件地重开和谈,马上开始谈“划定未来两国边界”这个最核心的问题,而不要再纠缠于定居点一个方面。

美国近期提议,双方在美国斡旋下首先展开间接谈判,为恢复直接谈判铺路。这一提议本月已经得到阿拉伯国家和以巴双方的回应,拜登的到访正是为了确保促成间接和谈的启动。

与此同时,在伊朗核问题上,美以都认为伊朗如果拥有核武器将成为中东地区最危险的敌人。目前美国与其他西方大国正在安理会酝酿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决议草案,对此美国需要和其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协调立场。

一波三折

8日晚,在拜登抵达以色列的几个小时之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米切尔正式宣布,以巴双方已同意举行间接谈判,而他本人将作为中间人在双方之间穿梭沟通,谈判的主要议题是划分巴以边界。如果顺利启动,这将是和谈中断15个月来的首次恢复,也是奥巴马政府在中东外交上首次尝到胜果。

然而未等拜登带着成果回国,以色列就接连抛出在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分别新建定居点住宅的计划,导致局势急转直下,和谈可能重新陷入僵局。已答应搁置定居点争端回到谈判桌的巴方强烈受挫,声称如果以方不撤销最近的扩建决定就退出谈判,阿盟各国代表在开罗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表示要重新考虑支持和谈的政策。

拜登同样感到措手不及,并在会见阿巴斯时罕见地对以色列发出谴责。不过,拜登访问最后一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演讲时,仍以美以盟友关系为主旨,强调和谈不能拖延下去,但没有要求以方停止扩建计划。

阿拉伯国家已经表示,启动间接谈判是巴勒斯坦谈判建国的最后机会,但是居于强势地位的以色列在边界和耶路撒冷等核心问题上并不肯做出让步,令和谈前景充满变数。

拜登以副总统身份访问以巴,说明了奥巴马政府对重启巴以和谈的重视程度,也表明美国将坚持积极斡旋解决巴以问题的政策。分析人士认为,巴方很可能最后还是会接受间接谈判,但是对于强硬的以色列,美方如果不能以更强硬的姿态施压,作为调解人的信誉将会逐渐丧失,谈判进程难免再遭重创。

协调立场

尽管在以巴和谈问题上存有分歧,但美国对以色列在核心利益方面进行“安抚”。9日在与内塔尼亚胡会见后,拜登重申美方对以色列绝对而全面的安全承诺,并称这是美以双边关系的基石。他说,美以双方“在以色列安全问题上没有隔阂”。

而美方的安全承诺矛头指向的正是伊朗。一直以来,以色列认为伊朗是对自身安全最严重的威胁,因而对奥巴马上台后的对伊接触政策抱有疑虑,并一直拒绝排除单方面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埃及国际问题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并不想将伊朗核问题诉诸武力解决,而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不可能对伊朗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拜登此行要和以方协调立场,向以方阐明必须把经济制裁伊朗作为优先考虑。

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将坚决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美国正与其他国家一道劝说伊朗履行国际义务,放弃核计划。

内塔尼亚胡则对奥巴马政府谋求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的努力表示欢迎,他说:“国际制裁措施越强烈,就越有可能迫使伊朗在发展核武器和自身的前途之间进行权衡。”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冯康 陈公正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