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出版物之《高山下的花环》
2008年07月14日 10:40中国青年报 】 【打印

特约撰稿 胡耀邦曾自费购买两千册《花环》赠送老山前线将士

1979年2月,南疆自卫反击战前后打了半个多月,作为原福州军区前锋歌舞团的创作员,我在停战后第二天就赶到了广西凭祥。这时总政文化部老部长刘白羽组织全军中青年作家也到了前线深入生活,其中就包括李存葆。这次采风,存葆收获了报告文学作品《将门之子》。随后在总政治部举办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征文”中获奖,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他真正的写作水准。之后经过了三年的反刍、消化和沉思,他终于写出了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称《花环》)。其实小说的故事和人物,为1979年前线采访所得,只是先成了纪实文学《将门之子》,之后经过长时间发酵,才焕然成为小说,真正动笔也就12天的时间,其间的过程既漫长也迅捷。

据说,当年《花环》最早是投给《解放军文艺》的,之后辗转到了《十月》,为著名编辑张守仁一眼相中,刊发于1982年第一期。结果轰动一时,洛阳为之纸贵。中央及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刮起了一股“花环”旋风。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最终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曾经创下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之后被拍成电影,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在随后的全国中篇小说评奖中得票遥遥领先,高居榜首。

《花环》发表的时候,我还是原福州军区炮兵政治部宣传处的一名干事。那个时候报纸每天也就连载二三千字,九万字的小说大概连载了将近一个月。当时我们处里人手一份报纸天天盼着,报纸一到立马放下手中活计,人人埋头阅读,完全沉溺进去,为之感动,为之欢欣,亦为之流泪。即使在中午和晚上的饭桌上,中心话题也是《花环》,那真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日子啊。

1984年秋天,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届文学系招生,我和当时已名满天下的李存葆成为同学,而且还住进了同一个宿舍。他的铺位靠窗,而我则把门。万没想到的是,往后的日子我却深受存葆其害。原因在于,开学伊始,我们宿舍每天车水马龙,来访李存葆者络绎不绝,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来自北京各高校团委、文学社,邀请他去讲座;第二类是编剧、导演们,洽谈《花环》改编电影、话剧、戏曲事宜;第三类是来自首都各大编辑部的名编,登门索稿。当时我们宿舍里住了四个人,但为了避开相互干扰,每人都用布帘相隔,进屋有如进了地道。存葆出于热心,每次来了大主编都要特意关照一下我,经过我的帘子总要撩开来,把我介绍给人家,往往是脑袋里刚有了一点构思或者才读了两页半书,帘子又被掀起,思绪又被打断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整天笼罩在存葆的阳光雨露里,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是,存葆更多的时候让同学们为之骄傲和振奋。1984年9月30日晚上,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李存葆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国宴。10月1日大阅兵之后,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那时候兴彩车,当我们看到代表文艺界的唯一一辆彩车竟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造型时,电视机前,全系同学为之欢呼雀跃。还有一项殊荣,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自费购买了两千册《花环》,赠送老山前线将士。这个规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时存葆作为大名人,在外头威风八面,可一旦回到宿舍,却还是一位有趣的室友,甚至还常常成了我们几个同学的烹饪师。为了打他的秋风,我们提出了劫富济贫的口号。虽然是打平伙,但他总是出大头。我们常常分享他的手艺就是罐焖羊肉。一般在周六的晚上,买上几斤羊肉、萝卜和土豆,在罐子里焖上几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于是存葆、李荃、刘宏伟和我等数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有一次,李荃贪吃,直吃得跑肚拉稀。存葆的豪爽,还有一个例子。《花环》电影拍成后,他拿出全部编剧稿费2000多元在上影厂大宴宾朋,包括剧组工作人员,共一百多号人摆了十几桌,蔚为壮观。在上世纪80年代初,2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0多块钱,他一下子全拿出来请了客,实在是当代中国文坛上不可多见的大手笔。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朱向前   编辑: 严彬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