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电就缺电吧,拉闸就拉闸吧,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无所谓,只要不影响电厂的“效益”就行了……在我国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后,之所以保留了电力、铁路、石油等行政性垄断企业,主要是为了预防短缺、保障供应,现在可好,恰恰是适得其反。对于这种怪现象,这些垄断企业反思了吗?道歉了吗?改正了吗?【发表评论
第一出:电厂制造电荒“逼宫” 勒向民生脖子的可怕绳索
■ 调查
你认为这些垄断巨头的作为是否是“逼宫”行为?
不清楚
你认为垄断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何?
疯狂攫取利润,无任何社会责任感
还是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
应该有,只是我们没发现
不太清楚
若垄断企业真的存在这些不良行为,你认为该怎么办?
将垄断企业的领导撤职,以儆效尤
打破垄断,让所有类型企业平等竞争
重罚,让他们上交所有利润
向老百姓分红
    目前,由于电煤供应不足,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已经有13个省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本月12日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的强降温降雪天气,各地电力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南方电网地区形势也并不乐观,由于广东的电煤主要来自内蒙古、山东、山西,因天气恶劣加上价格高企,库存已大大减少。
    看到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电力要求涨电价的“逼宫”行为?再看新闻后面的跟贴评论,人同此心,支持者最众的也是这样一条,“它们想涨价还找个理由,真的很给百姓面子!谢谢了。”请不要责怪包括我在内的公众的疑心病太重,只能讲是垄断巨头们这两年给公众上的课堪称“成效显著”。2007年,垄断的电力巨头们已经连续4次上书要求涨价了。而去年,公众也还曾看到石油垄断巨头们成功上演“逼宫”好戏:连番上书要求涨价——油荒大面积出现——涨价成功。
    据广东省一位电力行业分析师向本报记者透露:现在煤多得很,哪里缺煤!主要是今年的这种现象非常反常!而且又是刚好赶在省“两会”期间。往年,冬季拉闸限电的情况非常鲜见,“冬天就开始缺电,那夏天日子怎么过啊!所以根本不是缺煤,而是向国家呼吁涨价的一种态势。”
    我认为,发电企业电煤储备不足只是拉闸限电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利益严重分化。以广东为例,经过物价部门一年多的调查发现,2006年的利润有120多亿元,到2007年更是高达142亿元。而整个广东电网的资产才800多亿元,算下来资产回报率高达11%,大大超过了国际上6%到8%的平均水平。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就使得发电企业动力不足——利润都让处于垄断地位的电网企业拿走了,发电企业自然会有情绪。
    看到“13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的新闻,一些人联想到了去年的“油荒”。于是,便有人将拉闸限电理解为一种模仿性的“逼宫”行为,目的旨在电力涨价。据报道眼下的“电荒”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持续低温让供电进入冬季用电高峰;二是冬季煤炭产量下滑,造成电煤供应不足;三是华中华东地区连续的强雨雪恶劣天气增加了运煤难度。明明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电荒”,可有人却更愿意将之理解为一些电力企业的“逼宫”,这其实与某些电力企业曾在公众心目中留下过不佳的社会形象有关。
    避免数九寒天里拉闸限电的办法:首先是打破电网企业的垄断,其次是打击囤煤保障电煤供给,另外还须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和特殊情况时。 因此,必须像对待囤房囤地行为一样,预防、遏止囤煤行为。当然,由于囤煤行为不易鉴别,打击的方法更多的只能采取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当务之急的,是建立有效的煤炭储备机制。煤炭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来说,是一种战略性物资,其重要性不逊于石油。

又一出:油价上调,油荒立解 巨头多次“逼宫”
油荒
■ 媒体报道及评论
    在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向50%的比例靠近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如此现象,恰恰是成品油进口再转出口,以赚取巨额利润的过程。去年8月至11月,油荒席卷国内大部分地区,此前的7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上书发改委,要求于10月上调油价。随着调价被拒,当年11月21日国际油价再度冲高,国内油荒持续蔓延。与此同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前9个月,我国出口成品油总量达到1186万吨,大幅增长30.6%。而1至7月,成品油进口达2174万吨,同比降低1.0%。在国际原油价格较低时所进口的石油,大量被石油垄断企业用于赚取外汇,并进而以油荒"逼宫"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尤需引起注意的是,目前进口原油仅占我国年炼化原油总量的40%略多,而几近60%的原油仍是国内自产原油。国家在高价进口原油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时,石油巨头正在以垄断地位取得的廉价资源为国外通胀埋单,并获取利润。事实证明,中国的万余家石油化工企业在油价越是高涨的时期,利润就越高,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它们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行业增速。这不是对国内消费的压迫又是什么?
    在石油定价机制未能打破行政垄断坚冰之时,高谈油价高企下的国际接轨,可谓咄咄逼人,而辅之以油荒,更是陷人危难。令人难以释怀的是,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之日,中石油宣布2007年油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超过100万吨和100亿立方米--2006年中石油生产原油总量已达10664万吨,那么石油巨头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哪里?仅仅是利润中十分微薄的向政府分红么?
    但在我看来,中国的国有垄断企业早已背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被我们的政府溺爱成了一个个骄奢的"纨绔子弟"。国有垄断企业往往成了物价上涨、经济动荡的"幕后推手"和社会分配不公的表征。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逼宫"和"哭穷"。他们一方面竭尽所能地向政府和公众展示自己一年挣了多少钱;另一方面却想方设法地向政府讨红包,要补贴,向政府邀功请赏,甚至逼宫涨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再一出:另类“逼宫” 电信巨头联手上演《窦娥冤》
漫画
■ 媒体报道及评论
    “漫游费的成本几乎为零”,专家一席惊人之语,激起了人们对降低甚至取消漫游费的希望,而有关部门又煞有介事要听证,选代表,出方案,更让大家期待加深。但随后的戏剧性发展,却又让人大跌眼镜。有专家又出面澄清,否认“成本为零”,接着听证会不搞直播,不准采访,开成了闭门的派对。而据后来的报道,听证会上,电信巨头一个个把自己装扮成受尽委屈的“窦娥”,大倒苦水,声言,降低过多,“受不了”。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们不是真穷,而是在国家在百姓面前哭穷。就在不久前,石化等垄断行业,争着喊着要涨工资。而据统计,2005年电信、金融、水电气供应、石油、烟草、电力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他们的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这些职工的收入高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部分约为9200亿元。就这样还敢明目张胆地涨工资,真是欲壑难平。
    漫游费不能降的太低,因为企业要讲究成本,工资一定要涨,因为企业行为不容干涉。这些行业和企业披着市场的外衣,行垄断之实。平时牛气冲天,只要有人指责,就把市场的神主牌端出来。从你口袋里掏钱,还要你笑脸相迎,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1月22日结束。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18位代表各抒己见,但提交会议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并未成为最终定案。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局处长陈炳立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5.6亿,国资委认为第一个方案合理,希望降得越少越好。

第四出:开发商垄断,老百姓希望房价能够降下来如白日梦
打击房价狂涨!
■ 媒体报道及评论
    为什么老百姓对目前的房价反响那么强烈、意见那么大呢?道理也很简单,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是由开发商垄断的,政府严重缺位,不仅缺位,在很多地方,政府还与开发商坐在一条船上。房地产市场被开发商所垄断,房价怎么能朝着老百姓希望的方向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央出台了许多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但是,房价仍然一路上升,毫无下降的意思。期间,虽然给人们带来过短暂惊喜,但很快就被更加猛烈的价格上升所淹没;尽管出现了局部地区价格下降,但整体价格仍然一路攀升。
    不久前,媒体刚刚报道了北京市房价大幅下跌的消息,但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就发布消息,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涨幅与上月持平。也就是说,北京的房价下跌,只是个别现象而已,房价整体上仍然是上升的,房价上升的趋势没有变。
    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穷人是注定买不起的,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也不可能让穷人买得起。穷人如果能够买得起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那这些商品房的房子问题就大了,安全问题也就多了。经过一年来对房价调控的效果看,在目前的情况下,房价只可能听开发商的,而不是政府,更不是消费者。
    房价过低,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说明社会生产力没有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房价过高,不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大多数老百姓买不起房、住不上房,何谈社会文明?保持一个大多数人买得起房、所有人住得上房的结构,才是文明社会最需要的状态。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状态呢?方法很简单,开发商解决富人的房子,政府解决穷人的房子。

垄断者玩“阳谋” 但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成品油出口,得利的是相关企业,危害的却是国家和普通消费者。首先是直接造成了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助长了部分地区出现“油荒”,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其次,国家为此不得不通过进口填补缺口,而这又将支付更高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容易危及我国的能源安全。据报道,美国和日本的实际石油储备规模都远远超过国际能源总署规定的相当于上年进口量90天的水平,而我国即使在首批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也仅能形成3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在国内油荒蔓延之际,出口成品油具有某种“发国难财”的意味,但还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事实上,垄断行业一而再、再而三的逼宫行为,也足以令人警醒。当稍显“温和理性”的上书逼宫屡屡败走麦城,垄断对于暴利追逐的本性,决定它们会以更绝决、极端的行为,继续着要求涨价的迷梦。而拉闸限电,则无疑可以显扬其可怖的威力。借“天灾”来说话,又可以不至于使其过度陷于“道德陷阱”中。这一切也昭示着,反对垄断的逼宫行为,本身就是一场艰难复杂的博弈。
    在某媒体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中,国家电网公司曾经排名垫底;在2007年的这份榜单中,国家电网公司排名第69位,依然非常靠后。这与国家电网公司在财富500强中第29位的高收入排名,显然很不匹配。电力企业之所以在公众心目中普遍形象不佳,原因正在于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极其不够,在于其对公众利益的长期关怀缺失。
    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社会责任的缺失,实际上正是缘于其自身的垄断市场地位。我们总是简单地认为,一个企业只要提供了合格的公共产品,依法纳税了,解决了就业,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消费者。殊不知,这只是任何一个企业所应承担的最基本责任。对于垄断国企来说,由于其占据了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得益于政策性的行政权力保护,它就应当更多地怀着感恩的心去反哺社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遗憾的是,垄断的本性让它们失去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因为决定它们利益的已不是自由竞争,而是政策保护。
    雪灾事实上给电力企业提高公信力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唯有实际行动是不可诋毁的。国家电监会已经呼吁电厂顾全大局,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全力保证电力供给;其实,电力企业更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自觉地将社会责任意识做给公众看。
向垄断寡头开炮:打破垄断是唯一路径
   在电力垄断巨头处于国务院“电、气等涨价禁令”之下,没有明确要求涨价的书面表达时,我不能轻言,电力垄断巨头们这次的拉闸限电,就一定是为了“逼宫”。但是,我无疑还是可以说,对它们在此次冰冻灾害天气中的表现,我感觉不爽,很不爽!当人们在冰冻天气中,被拉闸限电冻得直蹦时,我想,公众就已经找不到忍受垄断大爷的唯一理由了。而垄断国企的经营者能不能对此有所反思?!
    代表电力寡头的中电联咄咄逼人,这次的口气似乎更为强硬——“若不对电煤价格采取必要措施,电煤价格上涨幅度会难以控制,国内大多数燃煤电厂的生产经营将难以为继”。经历了2007年“结构性上涨”的物价困局,百姓生活会不会因为电力寡头们的利润高企而改变?中电联此次软中带硬的“逼宫”让百姓惶然。在屡屡“逼宫”之后,石油巨头们已经如愿提高了成品油价格。电力寡头们的涨价意愿能否在明年如愿以偿,发改委能否守得住最后的关闸?
    站在公众和社会公益的立场上看,如此“逼宫”式的逻辑显然无法容忍。原因不仅在于其行为背后浓烈的垄断背景,以及油价、电价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商品价格,与社会民生、公共利益紧密关系;即便从纯经济经营逻辑上看,上述做法也缺乏说服力。数据显示,与石油巨头一面高喊“价格倒挂、炼油亏损”,而另一面又坐拥巨额垄断利润一样,电力企业虽然也在抱怨电煤价格上涨、“大多数燃煤电厂的生产经营将难以为继”,但另一不争的事实却是他们效益非常好。
    长期持行政体制之便的垄断行业,缺乏健康的竞争机制,也影响了行业运行的透明性,使它们很容易控制市场的话语权,进而养成垄断骄纵的坏脾气。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市场伦理与市场道德,往往也就只能处于失灵的状态。这时候,要想遏制垄断的冲动,显然就必须通过盘点垄断的成本与利润,来让人们认清垄断的真面目。不久前有消息说,去年广东电网利润高达142亿元,利润空间太大,为此还出现广东将下调电力价格的传言,引起舆论的普遍关注。现在,相关部门也应该及时公布这些电企的成本,惟有信息公开,才能不断地放大公众与垄断的博弈力量,才能让公众面对逼宫行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保障供给、维护正常的国民经济秩序是国有垄断企业的首要职责。国有(控股)企业应该兼有社会管理的公共职能,它不应该像一般的市场化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且不说垄断企业总体上仍然是赢利的,即使总体上也亏损,垄断企业也应该先保障供应再说。国家运用行政手段保障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是为了保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不是为了赚取超额垄断利润,更不是让垄断企业用来“逼宫”的。
    这道防线一旦被轻易突破,那么公众利益就必然遭遇侵犯和剥夺。因此,如果垄断企业一“逼宫”,价格控制就让步,那无疑是最为恐怖的事情——“逼宫效应”会被其他垄断企业效仿,公众利益今后将无以为靠;同时,这也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既然被赋予了垄断地位,就必须尽到垄断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不能动辄“停供限供”,主管部门有义务把好控制防线,而不能被“逼宫”行为轻易突破。
    作为老百姓,总是希望价格能够低一点,而作为企业,却又总是期望价格高一点。但作为政府主管价格的发改委,这时就需要用“数字说话”:价格不涨,有不涨的理由,让企业心服口服;价格上涨,有上涨的理由,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如果缺乏充足的数据来作决策支撑,心里没有底气,是涨还是不涨,自然会无从抉择,难以定夺了。成品油、电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变动与否,无时不刻牵动着国人之心。在垄断“巨无霸”频频要求价格上调的“逼宫”之下,国家发改委如何应对,能否表现出大智大慧,人们拭目以待。
 
    要去除这些行业和企业身上的“臭毛病”,就必须砸开裹在其身上的垄断“外壳”,让市场之手真正起作用。是骡子是马,竞争上见分晓,让市场和消费者决定其命运。如果总是有人“罩着”,终有一天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而这些行业和企业也不要一味地“演戏”,背地里掘金捞银,表面上却叫苦叫穷,应该自律自己的行为,在攫取大量利益的同时,多点社会责任感,适时适当回报社会。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认为“假戏”总能“真唱”,那样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前专题
更多>>
物价何时涨停
民工 回家路如此坎坷
女大学生被挤下站台轧死
苏联大清洗70年祭
大学,时代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