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女民兵”参演阅兵引新加坡社会激辩
2009年10月19日 14:45中青在线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加坡政府出来表态

面临国家身份认同挑战

在民众热议之时,新加坡政府相关部门也表了态。新加坡国家人口秘书处官员在答复谭空宏先生的信中解释道:“新加坡永久居民并非新加坡公民,他们保有原来的国籍,我们允许他们和祖国保持联系。举例来说,我们允许拥有其他国家永久居民身份的新加坡公民回来参加国庆阅兵,而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不允许张元元回中国)。”

同时,也有新加坡国会议员提醒新加坡人,张曾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但永久居民不等于拥有新加坡国籍的公民,因此她回国的举动及相关言辞无甚不妥,希望国民以理解和宽容的心对待。

新加坡政府的言论是客观的,很多人并不清楚一个国籍常识:永久居民不等于拥有别国国籍的公民。

世界各国因国情不同,对双重和多重国籍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中国和新加坡均不承认双重国籍存在,在各自国籍法中,均规定本国公民如拥有外国国籍后,就不承认其本国国籍或应自动放弃本国国籍。

这条法规有两重含义,一是本国籍公民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国籍,包括放弃本国国籍加入另国国籍;二是如加入另国国籍则不再拥有本国国籍。对新加坡而言,用其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的话说——新加坡是个年轻国家,需要时间来加强国家认同,双重国籍还不适合新加坡国情。

新加坡永久居民并不意味着等同于持有国籍的新加坡公民,否则就不会赘言“永久”二字。反过来,持有新加坡PR身份的中国人,仍旧持有中国护照,理所当然被中国政府承认为中国公民,属于中国政府海外行使领事保护和救助的对象。新加坡政府关于PR身份的设置,实际上是吸引外来人才的一种国际通用手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新加坡的PR证件外皮是蓝色,似乎更应叫“蓝卡”而非“绿卡”。

因此作为新PR的张元元,首先她有权选择自己的国籍,其次她即使拥有PR身份,也仍然是中国国籍,因此,她的回国和报国行为无任何不妥,更不涉及效忠与否等道德话题。☆

理虽如此,如果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新加坡一些国民的抱怨似乎也不难理解。

新加坡国小民寡,资源匮乏,自建国以来即制订广纳贤才的国策,使新加坡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度。目前,新加坡总人口直逼500万,其中四分之一强为外来移民。外来移民为新加坡补充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却也带来了一些绕不开的负面问题,集中体现在资源如何分配、移民融合、国民心理承受度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治安问题。2009年8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国庆演讲时,直接引用一起居民楼内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文化纠纷,表达了新政府在今后继续维护社会稳定所承受的压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培养国家身份认同,是新加坡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新加坡之所以能广泛吸引国际人才,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具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台湾时政评论家黎建南把新加坡的优点总结为“三不”:官员不贪,社会不乱,环境不脏。但移民的大量涌入,无形中增加了本地人的工作和生活成本。大到就业,小到乘车,新加坡国民近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人潮”,自然而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排外情绪。而当一个享受了国际知名的“三不”好处的外国PR,突然说出自己的家在别处之类的话时,不难想象某些新加坡国民心中复杂的情感。

有关移民问题向来是极易引起争论的。一方面,作为移民本身,无论持有何国国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会,所谓入乡随俗。另一方面,作为本地公民,也应以宽容心态接纳外来移民,所谓海纳百川。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互为因果的现实命题。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凡夫   编辑: 马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