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日大使徐敦信:山高路远看中日关系
2009年08月31日 15:02瞭望 】 【打印共有评论0

徐敦信回答网友提问。新华网 郭小天摄

1972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翌年1月,双方互设大使馆,中日关系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山西吕梁地区“五七干校”的徐敦信被召回北京,“放下行李卷,泥腿子就进了外交部的办公室。”中日要建交,“人手不够”,北京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徐敦信火速返京。

“日本田中角荣首相上台的消息,我还是在大喇叭里听到的。下放之前,我在外交部翻译队当翻译,有工出工,无工学习。因为中日还没有建交,当时主要是陪同一些日本代表团。”坐在自家素雅整洁的客厅里,近75岁高龄的徐敦信老人对本刊记者娓娓道来。1979至1983年、1985至1988年,徐敦信两次被派驻日本使馆,1993年4月至1998年6月,他出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前往东京任职前,他已经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两年多时间。

“中日建交的工作我没参与,但建交以后我再也没离开对日工作。”从建馆时的简陋谈起,徐敦信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回顾了中日双边关系的曲折历史——

使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

1973年建馆时,中国大使馆在东京新大谷饭店租了一个楼层。当时外交官比较少,也就二十几个人。

1979年我第一次到使馆,当时使馆已经买了一栋公寓作为临时馆舍。与此同时大使馆的修建工作也在进行中。中日建交后日方将台湾当局以前在东京的“使馆”交还我方,我们现在的大使馆就是在这块旧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这里称得上是东京都的一块黄金宝地,面积有1万平方米。也是在这一年,使馆正式搬到这里,直到今天。

后来使馆工作人员不断增加,到我1993年担任大使时,使馆有100多名工作人员。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政务、总务、商务、领事以及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后来商务处搬出了大使馆,在使馆附近的一栋建筑里办公。留学生管理处、武官处也陆续搬了出去。现在使馆内有一个单独的楼专门负责领事签证和侨务工作。我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是,驻日本大使馆有一个别的使馆都没有的处——友好交流处,专门负责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

除了大使馆,中国在日本还有5个总领事馆。第一个总领馆1976年建在大阪。根据对等原则,日方在上海也建立了领馆。后来又在札幌(1980年),福冈、长崎(1985年),名古屋(2006年)建立了4个总领事馆。另外,天津和日本的神户1973年建立了第一对友好城市,现在已经有200多对。

我觉得驻外使领馆的变化,是和我们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和日益现代化分不开的,也与中日之间交往日渐频密、双方利益不断扩大密切相关。驻日本使馆刚建立时,除了大使因为需要可以带夫人,其他工作人员不可以带配偶。那时候是国内领工资,驻外领津贴,伙食实行供给制。不过要比国内待遇好,吃的花色品种也齐全,我当时给家里写信说,“天天像过年一样”,现在看来有些夸张了。

随着国力增强,条件也不断改善。1994年国家有一次大的改革,一是驻外人员可以带配偶了,二是改为国外发工资。现在驻外比在国内的待遇又高出一大截。应当说条件改善、待遇提高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