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贝寻家”
2009年12月08日 10:45法律与生活 】 【打印共有评论0

“他可以为了给失主送身份证,凭借钱包里其他消费卡上提供的信息,打个摩的就去找人家了”,好几次,他甚至被失主误解,被扭送到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的解释下,误会才得以解除,但王梦本从来没有抱怨,“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张身份证有多重要”。

刘尊富第一次见到王梦本的时候,周围的人用拇指和食指给他比划出“卡”的形状,“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知道我们是来帮他找父母、办身份证的。”

尽管派出所每天都会接到十多个与王梦本认亲的电话,但最终都被一一排除。十多年岁月的磨损、几乎为零的残留信息,与外界沟通的障碍,这些横隔在面前,在刘尊富看来,帮王梦本找到父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之后的几天,刘尊富跑遍了合肥当地的公安局、民政局,希望能帮助王梦本解决今后生活的当务之急——一张身份证。但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有关部门也无法对王梦本这种情况进行处理。“他们认为如果把他的身份落在合肥,相关的残疾人福利待遇都要享受到,比如医保、社保、残疾人补助等方方面面,这不光涉及民政和公安,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需要特事特办,不是一个部门说了算的事。”

王梦本从刘尊富等央视记者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会时不时地给刘尊富发个手机短信,“谢谢”,“中央台好的”,“哭一哭”,虽然刘尊富看不太懂,但是,他能感受到这个聋哑孤儿内心强烈的渴盼。

得知记者要走的时候,王梦本的笑容再也无法坚持了,“他非常伤心,我们想拍他,他摆摆手,不让我们拍,我们的理解是,他不想让人看到他悲伤难过的样子”。

王梦本默默地躲在一个角落,独自舔舐着内心的伤口。

“60个孩子,目前只有3个找到了家”,刘尊富在采访过程中,看到了美好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家,除了帮助他们寻亲,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现在和将来?”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9年12月上半月刊)

一个和十一个

本刊记者/吕娟

贵州11个被拐孩子中,目前只有一个找到了家。这些孩子的记忆就像白纸,被人为地抹去、涂改、再抹去。日子久了,伤痕便无法消退。

幸与不幸

在全国60个孩子中,3岁的华国抗是第一个找到家人的宝贝。

52岁的王帮银来贵阳福利院认领孩子的时候,央视记者程琴做了一个小小的安排,她领着王帮银来到福利院里的一个房间,指着那些玩耍的孩子,让王帮银看有没有自己的宝贝,王帮银逐个看了以后,摇了摇头。他们又来到另一个房间,王帮银盯着那些奔跑嬉戏的孩子。一会儿,他走到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面前,一把抱起他,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唤着儿子的小名:“小红,小红……”这个孩子就是华国抗。

华国抗被人贩子拐走的时候还不满周岁,“模样还没有长出来呢”,此前,程琴问王帮银再见到儿子能不能认出来,王帮银斩钉截铁地说“能”,程琴不太相信,但是,看着眼前相拥而泣的父子,程琴相信了什么是“割不断的血缘”。

在公安部公布的贵州11个未查清身源的被拐孩子中,王帮银一下子找回了自己的生子和继子,人人都艳羡着他的福气。

但是,了解了这个老实人的命运,你很难再认为他是幸运的。

王帮银是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人,家里兄弟4个,却没有一个生儿子,王帮银曾经结过一次婚,但妻子还没来得及留下一儿半女就病逝了,家境贫寒的他难以再娶,年纪越来越大,王家的香火眼看着难以延续。

2005年,家里又给48岁的王帮银说了一门亲事,还没有见到人,王帮银就没有任何犹豫地答应了。女方带着前夫留下的两个儿子嫁了过来,一家人靠着王帮银种地的微薄收入度日,王帮银渐渐发现,妻子的精神有些问题,但他并没有在意。

第二年,妻子给王帮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来得子,而且一下就是三个,村里人人都说,王帮银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但是,陡增的人丁让家境本就贫寒的王家更加入不敷出,王帮银带着全家人到贵阳打工,王帮银靠在建筑工地用背篓搬货,每月挣几百元钱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

2007年10月的一天,王帮银在工地干活,妻子出门提水。15岁的继子背着不满1岁的华国抗,拉着6岁的弟弟在家门口玩耍。然后,他们不见了。目击者告诉王帮银,一个男人把3个孩子抱上摩托车就开跑了。

王家的命根子没了,王帮银几乎崩溃了。他不再干活,疯了一样四处寻找孩子,一个月后,大儿子被警察送回来了,两个小儿子却从此没了音讯。

今年3月,王帮银的老母亲过世前还惦记着被拐的小孙子,含恨而终。随后的某一天,王帮银的妻子带着大儿子离开了家,从此不知所踪。

辗转了两年,儿子和继子“做梦一样”回来了,王帮银原本已经绝望的人生终于出现了转机,但是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儿子对他的生疏和抗拒,妻子的离去,逐渐老迈的身体,更加贫困的生活,这都是他今后需要面对的。

王帮银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城市留给他太多伤痛的回忆,他相信,只有在那个偏远的农村,孩子才是最安全的。

罪恶的“洗脑”

华国抗被父亲领走时,旁边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眼睛大大的、极其漂亮”的小男孩哭得稀里哗啦,这是此番采访让程琴最揪心的一个孩子——华国球。

“华国”是孩子们在贵阳福利院统一的姓,华国球同华国抗是从一个人贩子链条上解救出来的,随后一同进入了贵阳儿童福利院。

华国球引起程琴的注意,不光在他的漂亮,更在于这个孩子的善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老师一发吃的,华国球都是先拿给其他小朋友,最后才轮到自己,“你可以看出他的养父母对他的教育很好”。

华国抗回家了,华国球却连续两次失去了爸爸妈妈(从买他的养父母家里被警方带走的时候,华国球和华国抗一样,对着泣不成声的养母哭叫着“妈妈”),小小孩子的记忆就像一张白纸,被人为地抹去、涂划、再抹去,程琴担心,日子久了,伤痕会无法消退。

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

在公安部公布的贵州11个未明身源的孩子中,有4个是多年前被警方解救、一直未找到亲生父母,被送往贵阳福利院的孩子,这些孩子如今已经十多岁了。程琴去寻找他们的时候,被福利院告知,几年前,4个孩子被贵州当地一个知名的杂技团挑走了,程琴辗转找到杂技团,又得知4个孩子已被选送到深圳一家杂技团,等程琴联系到他们的时候,这些孩子正在国外进行演出。

孩子们在越洋电话里的声音礼貌,乖巧,但是,当程琴问他们“想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吗”的时候,他们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冷漠和怨懑:“不想,是他们当初狠心不要我的!”

根据警方统计,一个被人贩子拐走的孩子,少则被转手两次,多则可以达到五到七次。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驯服”孩子,人贩子会反复地给孩子进行“洗脑”,直到孩子像个木偶一样,听凭他们操纵自己的命运。

记者手记

2009年10月27日,公安部打拐办在“宝贝寻家”的网站上,公布了全国首批60个被拐卖但未查清身源的孩子的名单和照片,希望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提供有效线索,帮助这些孩子尽快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派出6路记者,奔赴广东、贵州、安徽等地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经有3路记者见证了3个宝贝通过DNA鉴定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回归家庭的感人过程。

本刊分别采访了前往广东东莞、安徽、贵州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孙烨辉、刘尊富和程琴,请他们为读者讲述此次采访中,镜头无法记录下来的心路历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吕娟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