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起落都是生命的希望。在地震发生的瞬间,中国第六大空港就开始了一场与生命赛跑的极限之旅
地震之后的第17天,刘祖生和他班组的几名管制员重新回到68米的航管楼塔台上。
“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的指挥,在昨天已经恢复到震前水平。”5月30日下午,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张勇在塔台上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为了保证管制员的心理安全,空管局要求塔台上每天都有空管局领导轮值。
站在15层楼高的塔台上远眺,3600米的跑道没有想象中的长;飞机也变小了,整个停机坪更像一个狭长的停车场。塔台管制室带班主任李山青只能一个人品味这熟悉的场景了,他所带领的班组在震后已经全部打散分配到其他各班组。因为震后那惊心动魄的15分钟指挥,他们已不再适合同组服役。
这9个当值的管制员却再难忘记那惊险的一幕:5月12日14:28,一阵剧烈的颠簸,监管位置的椅子歪斜了,两个实习的女管制员被摔倒在地上。近130平方米的塔台上,除了中间的两组半圆型仪表台,管制员们根本没有手扶的地方。吊在屋顶的显示器支架扭曲了,控制室内的电子屏也甩翻在地,天花板断裂,有碎片不断滑落。
管制员们只能手扶仪表台,扎着马步半蹲在地上指挥飞机——按照规定,没有空管指挥,飞机就不能在指定空域内飞行。
而地震时,正是双流机场最繁忙的时段:一分钟前,川航3U8962航班刚刚从上海返回成都。金鹿航空的der786航班正在距地100米的机场上空准备降落。此外还有25架飞机在成都空域内飞行……
川航飞机上的台湾机长王运德在落地后,立刻感到了飞机的剧烈抖动。无线电里塔台管制员的声音非常急促:“8962马上脱离(跑道)……”
脱离跑道?刚落地半分钟的飞机正在以超过70公里的时速滑行。副驾驶何黎告诉机长:“来不及!没有时间!”因为飞机在高速滑行中一旦转弯,很可能会发生倾斜而导致事故。王运德还是果断地在下一个出口右转,脱离跑道,驶进滑行道。
跑道腾出来了。降落后的王运德机长感觉到了飞机的晃动,更让他惊讶的是停机坪上居然还站着一大群旅客。不允许旅客停留的停机坪怎么这么多人?“一定是出大事了。”无线电里传来了塔台管制员的声音:“成都机场刚刚发生了地质灾害,所有飞机停在原地不动。”
“听到没有,成都地震了!”有着10年管制经验的李山青对机长们通报消息,管制员发指令的声音有些抖动,就像飞行员遇到中强度的颠簸时和管制员的通话一样。
100米高的机场上空,金鹿航空786航班机长正在抉择:“降落,还是复飞?”——双流机场规定60米以上高度可以复飞。机长果断地选择了复飞。
从3楼办公室跑出来的四川省机场集团公司副总左成全,正在指挥办公人员向绿地疏散。他注意到原本下降的一班飞机突然紧急拉升,然后复飞了。
14:30,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紧急关闭。左成全也宣布马上启动“双流机场交通战备应急预案”。这个中国第六大航空港,即将开始一场不分白天黑夜的极限管理。
雷达黑屏了
震中在哪里?地震后哪个机场是安全的?
至今保留的一段视频显示了当时塔台上的15分钟:“重庆也在动,不能降。”“昆明,马上联系昆明。”“西安,能不能降?”……
地震后,重庆、昆明、西安、贵阳——成都双流机场附近的几个机场都有强烈震感,没有人敢担保自己的机场就安全。塔台上管制员忧心忡忡,空域内的飞机去哪里备降?
地震时,正是整个西南空管局每周一的例行视频会。重庆空管分局的总工程师梁锋突然看到成都视频会议室内,物品晃动,影像乱晃,人员紧急撤离,会场一片狼藉——“成都可能出大事了”。
梁锋拿出手机向领导汇报,刚接通电话,双方同时感到一阵强烈的震动——重庆也地震了。正是这半分多钟的差距,重庆空管分局方面敏锐地感觉到:成都撤离在先,重庆震动在后,说明震中靠成都更近。“接力棒交了出去。”在成都机场紧急关闭后,7个航班全部紧急向重庆江北机场备降。
作为欧亚航路的一段,从香港、澳门飞欧洲的飞机,都要经过成都空域——整个成都空域的东扇管制区域内飞机流量已经严重超标。此时成都西南空管局管制大楼出现裂缝,成都管制室又出现设备故障,雷达部分区域出现黑屏——雷达管制被迫关停。成都空域只能采取程序管制指挥了13架次飞机飞行。
成都区域北扇和南扇管制都分流到重庆区域。大量飞机在盘旋等待,每个导航台上空均有数架飞机,很多飞机已经出现油料紧张只能保证一次落地成功,场面极其紧张……
由于通讯网络受地震影响,重庆和西安的管制协调移交电话也不能接通,飞机必须提前联系西安区域管制室,通过空中飞机转报移交信息;同时派专人监控移交过程——西安区域飞机也实施流量限制。
12日16点05分,最后一架来重庆备降的航班安全降落。即使是双流机场这样的空港,民航总局给出的每日飞机起降限额是500架次,但重庆区域仅13日当天,单扇区飞行726架次,超出空管平时工作量的50%。
同日,西安管制中心也紧急接收地震影响备降(返航)11架次,29个航班改航西安区域。
整个西部空域,没有人能有时间去嗟叹震后的感受。空中的飞机,逼迫着人们通宵达旦地工作。但这只是一个通宵的开始,由于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中断,每条空中航路每多耽搁一分钟都意味着等待救援的生命要多一分钟等待。
作者:
张春蔚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