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9月20日专电题:景区门票涨价和恢复收费引关注
新华社记者李倩
近来,各地许多景区门票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在云南,石林、西山龙门等景区分别就门票涨价召开听证会,昙华寺、翠湖等原先免费开放的公园也已经重新或希望收取门票。国庆长假即将到来,此举引起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到底这些景区的门票该不该涨价和恢复收费,是要推进景区的升级换代还是要还利于民,或是应优化旅游产业价值链、提升连锁经济效益,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最近,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举行了门票价格调整的听证会,大小石林景区总门票价格拟由现行的每人次140元调整到每人次200元;西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也举行了听证会,拟将龙门景区门票价格从现在的每人次30元调整为每人次60元,其中含文物保护费10元;5月20日,大观公园和有中国“四大梅园”之称的黑龙潭公园分别从以前的每人次6元和10元调整为每人次20元。
同时,一些原来免费开放的公园也提出要恢复收取门票。昙华寺公园拟恢复收取每人次5元的门票;而作为昆明市最早实行免费的公园——翠湖公园的管理方也迫切希望恢复收取门票。
尽管景区的调价方案要上报昆明市发改委,获市政府批准后才能执行,一些景区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国庆节前不会涨价,但此举仍引发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质疑和不安。昆明市民郭浪说:“最近不少景区门票都在涨价,对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无法承受。如果石林门票真的涨价,一家三口到石林旅游光门票就要花600元,就算孩子有些优惠,加上车费、餐费等也不便宜。像昙华寺和翠湖等公园,当年免收门票是为了让大家毫无负担地享受公园文化,体现其真正价值,现在要恢复收费,必将把许多市民拒之门外。”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有关部门曾明确,各景区景点门票价格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有所下降。现在,除了少数景点价格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很多景点的价格本身就不低了。云南海外旅游总公司副总经理刘向宇认为,此时调价不是最佳时机,金融危机下全国的入境游客普遍减少,很多是由国内游客撑着。如果门票价格上涨,必然影响客流量。
到云南旅游的北京游客王洁说,风景名胜是公共财产,大家都有权享有。虽然管理者有投入,理所当然要追求经济效益,但也要考虑大众的接受水平,照此下去,旅游可能就变成有钱人的专利了。更何况,到云南旅游所承担的交通成本是国内较高的,涨价时为何不考虑这一点?
景区宣称负债难行
记者采访了部分景区,门票涨价和恢复收费的理由基本相同:景点服务设施老化陈旧,改善、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而每年财政拨付的建设资金有限,景区只能依靠门票收入和银行贷款,因此多数景区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有的已经入不敷出。一些免费公园里的设施、植物破坏严重,给公园管理带来难题。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李正平说,截至2008年12月,该局的银行负债已达7.25亿元,年均偿还贷款利息3895万元,2008年达4884万元,年均利息支出占门票收入的12.5%。“随着申遗、创建5A级景区过程中重点环境整治项目的结算,以及石林旅游二次创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银行负债将不断增大,赤字还会不断增加。”李正平说,国内与石林同类型的一些景区门票基本都在200元以上。这次价格调整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世界遗产保护、完成景区扩容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
西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人也谈到,该景区已成为市民康体锻炼、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人群大量涌入,给景区的森林防火、管养、古建筑保护等增加了难度。景区管理经费90%以上来源于西山龙门的门票,只能维持日常开支和对景区的最基本的维护,省外同类国家4A级景区门票价格均在80元以上。
对于将恢复收取门票的昙华寺,昆明市园林局风景园林处负责人称,在其免费开放的1年多里,入园人数明显增加,日游客量已接近饱和,节假日更是超负荷运转。每人次5元并不能增加多少收入,但想以此适当控制游客量,避免公园超负荷运转,保护好园内的历史文物及环境。
在石林和西山龙门门票上调的听证会上,不少人士认为,这些著名景区的门票价格比起国内同级景区较低,上调后的收入可以更大程度地用于景区的建设和维护,利用景区的核心价值提升其形象和地位,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亟待优化旅游产业价值链
一些市民建议,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与否,应充分考虑当前的经济形势、当地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水平、景区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方向等,特别应考虑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应采取有效措施让旅游业在金融危机中真正发挥出促进消费、提升综合效益的独特作用;相关部门应出台指导价格,及时发现和叫停乱涨价行为。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昆明风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朱伯威认为,调价增加的收入不能简单列入当地财政,一些景区的资源特质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价格调整是要获得延伸建设的条件。利用景区的核心价值吸引游客,让大家享受到吃住行游购娱的良好服务,这才是最重要的。
云南旅游局一位专家认为,作为云南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自2005年提出要进行“二次创业”后,便确定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和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战略举措。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门票经济已不能成为唯一支撑,而应该拉长景区相关产业链,通过开发多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质量增加收入,景区的收益应该和地方其他服务收益有机联系,建立健全发展旅游的思路、机制和制度。例如从管理上,如何开展经济化服务,增加经营项目和游客的可参与性;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服务业的标准化来增加收入等等。
云南旅游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朱海峰认为,可以借鉴杭州西湖的旅游发展模式。杭州于前几年建成了“一湖二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杭州市政府宣布,西湖环湖以内的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开放。西湖环湖公园原来一年的门票收入数量可观,免票后,公园的管理成本和园林养护成本等所需开支也较大,但因为免票,游客增加、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倩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