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一篇“谣言”敲开清华门(组图)
2008年07月17日 15:14青年周末 】 【打印

■没把高考评卷人水准想太高

青年周末:在高考之前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文章不是写的很顺利吗?

蒋方舟:说句比较不公平的话,我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不知道评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审美,没有把他们的水准想得很高,想的是自己怎么能够亲切地,和蔼地,让他们能够理解地写一篇作文。而在清华考试的时候,知道评卷人是一个很高的水准,就会竭尽全力去构思。姿态上有所不一样。

清华考作文时那首颓废的诗,也让我能产生共鸣,有初恋的感觉。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前面还给了一连串提示:看到一棵树,你会把它扶起来还是踢一脚,看到一只狗你会把它抱回家,还是踩一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你举手投足之间应该怎么选择?就是倡导和谐社会,高尚道德指标,挺浅的角度。湖北省作协的主席方方也说这个题目小家子气。

青年周末:考前的模拟考试不也会出现类似题目吗?应该习以为常了吧?

蒋方舟:也不是,高考模拟到最后,为了鼓舞士气已经变得很简单。高考前我自己笃定题目会涉及社会民生,关注亲情。所以到考试时看到是一个道德话题,挺傻眼的。我不太适应这样的道德评判。

青年周末:考试前老师有没有特意叮嘱你:哎,你写作文要规矩一点,不要太标新立异?

蒋方舟:到四月份以后,我的作文已经到达一个巅峰了,老师对我唯一的评论是说,你作文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的字的好坏。什么亦男亦女的文风我基本都掌握清楚了,适当的标新立异还是挺好的。最丢人的还是我经常在班上大放厥词,自信膨胀地说,方向是这样的。最后还是被高考作文玩弄了一把。我写了一篇很中规中矩的文章,三段式,就是一个东方不败,一会儿男,一会儿女,选择了挺变态的声音来发言。

对清华男生一直有崇拜心理

在中学,蒋方舟言行举止常常成为大家的谈资,偶有外班的男生还会找她“探讨诗歌”,这让她感到很无语。她曾经在选修课上偶遇“世外高人”,一个拉大提琴的帅哥,告诫她“不要融入这个学校的氛围”,推荐给她从未听过的音乐。只可惜这样的高人她中学时代只遇到一个,而她坚信去清华会遇到更多,“我是真的想去清华,向那些智商超高的人认输,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清华人在食堂谈原子,太感动了

青年周末:如果感觉传统教育体制太束缚,不一定偏要选择高考这条路啊?

蒋方舟:我没有考虑过上最好的大学之外的第二条路。我觉得这样的路对我的前途至少并不造成任何的阻碍,它不通向我根本不会去的地方。

我家是铁路系统的,小时候我觉得当列车员就是挺好的出路。后来上了这个很牛的高中,但高一成绩不太好,刚入学的时候,班主任把我当弱智,跟数学老师说,问题不要太难,不要让她下不了台。那时能上武汉大学就已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了。我周围的人目标定的都很高,谈到北大、清华才会激动。

青年周末:后来你也有了清华情结?

蒋方舟:高二的时候,清华在我们学校办了一场招生会,那个时候就让每个班的前两名去听,偏重理科,没我的份。我就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到最后一排听,那时发现他们其实挺强调文科,用了一半的时间来介绍文科,一下子很开心。而且会场门口有个发清华报纸的帅哥,当时我就拿了很多报纸,放在抽屉里当精神激励。然后我高三那年超拼,每天学到凌晨两三点,因为自己特别容易困,就拉来另外一个寝室的同学一起学。六点我就赶紧起床。那一年我不写书,也基本不写专栏了。

这次参加自主招生我去清华发现,清华男生真的太名不虚传了。(说到清华男,蒋方舟一下更精神了。)我的审美观不是要男生长得多帅,他们丑是丑一点,但智商高到测试智商的机器都爆掉,我真是对那种人一直怀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在清华校园里面,他们都行色匆匆,自行车框里放着很多书。你问他们路,他们会立刻从自行车上跳下来,不顾生命安危来回答你的问题。我在他们食堂吃饭的时候,没看见什么男生喂女生吃饭之类的事情,坐在我旁边的一对男女边吃边讨论原子试验之类的话题,太感动了。

■不能像韩寒靠版税生活

青年周末: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次考不上清华,怎么办?读一般的大学?去工作?或者在家写作?

蒋方舟:不会去读一般的大学,我想考不上就出国读书。

青年周末:不能像韩寒一样靠版税生活?

蒋方舟:我肯定不会把写作当成职业,我的身体也不允许我做韩寒那样的“极限运动”。我觉得,我的前途,对于前途的责任,都需要我的身体走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我的内心可以剑走偏锋。

我觉得挺诧异,现在媒体把版税炒得这么高这么热。我的收入是相当不固定的,我以前还说在家排个财富龙虎榜,肯定我的收入最多,肯定我能养活自己,但现在算下来,根本不行。(记者转头问蒋方舟的妈妈:她平时开销大吗?蒋妈妈肯定地摇摇头:小得很,在学校都吃最便宜的套餐。)我最大的贡献也就是十三岁的时候给爸爸买了一辆大洋摩托,家里买房也出了点力,但养活父母肯定不行。

咱还得走一条稍微正常的路,但是保持内心的特立独行。

■愿效仿蔡康永,主持文化节目

青年周末:这条正常的路就是考学,然后呢?新闻学院是清华提议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蒋方舟:自己选的。我还是想多跟社会打一些交道,以前一直学文学,对生活的了解还挺少。我对新闻学不熟悉,但一直觉得挺神秘,听学校的学姐说,每年清华都会有一个传奇的,谜一样的巨型帅哥出现在新闻传播学院。

青年周末:呵呵,还是帅哥。不担心文字好未必能成为一个好记者吗?让你去跑琐碎的社会新闻,甚至当卧底去做扒粪新闻,愿意吗?担不担心才情会迅速被淹没?

蒋方舟:肯定会有冲突。起码作家的伦理道德和记者的伦理道德,前提就是不一样的,具体怎么办我还没想好。

我不一定要当记者,但大学阶段我肯定会做实习记者。我特别想多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我是个小城姑娘,接触的多是在社会底层为温饱挣扎的这些人。如果要去接触农村更贫困的人,我非常乐意。

青年周末:如果不做记者,你毕业以后想做什么?

蒋方舟:我母亲一直希望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觉得我以后比较适合做电视主持人之类的,我自己对这一点挺不自信的。

现在我看《新闻调查》,看柴静,都会有带入感,会想到自己如果在里面,怎么举话筒,怎么访问一些人,还挺投入的。我更关注文化、读书领域,如果能像蔡康永那样就太好了。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颜雪玲 吕家佐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