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世态万象 > 正文 |
|
数十万册古籍,打捆堆放在租用的仓库达十年之久;没有保湿机,三伏天在书库中放上几盆冷水增加库房湿度;1/3以上的遭遇虫蛀、霉蚀,可全省绝大多数图书馆却没有专人修复……“古籍文献具有不可再生性,目前状况真让人揪心!”3月30日,省图书馆馆长李忠昊向记者叹道。
不过,令李忠昊欣慰的是,随着今年首次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和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等的相继实行,古籍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蜗居”到“安居”
调查
省图书馆内古籍书库面积仅200平方米,要存放全馆65万册古籍藏书,“起码要2000至3000平方米的书库”,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彭邦明估算。不得已,省图书馆在郊外租了一个库房,75%的古籍存放在那里,已达十年之久。古籍的库房面积不足和设施不齐全,是我省各公共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难题。
古籍存放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需16℃至22℃的恒温、45%至60%间的湿度,太潮湿容易生霉和虫蛀,太干燥又易变碎。“租用的库房基本不通风,也没有恒温和保湿设施,不具备古籍保存的条件。”彭邦明不无忧心。其实,这样的状况在我省公共图书馆中占大多数。
馆藏条件相对较好的,当数泸州市图书馆。自去年6月新馆启用后,9.8万册的古籍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库房面积,古籍库房安装了专门的铁门、铁窗、香樟木书柜,同时配置了空调和保湿机等设施。
前景
与古籍普查相结合,将建立健全古籍书库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对古籍收藏量大、珍贵古籍多、管理制度完善保护条件好的单位,国家还将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作为财政投入和保护的重点。
从“土”办法到“享受待遇”
调查
我省多数图书馆,并不具备保存古籍的条件。但为了保护这些“宝贝”,在现实条件下,不少图书馆也用了一些“土”办法,延长古籍的“寿命”。
泸州市图书馆用生长于桂林的一种蕴香草防虫,把蕴香草晒干,然后装在有孔的塑料袋里置放于书架上,“我们试过,这种草的防虫效果比较好。”该馆特藏部主任陈怀远表示。南充市图书馆由于没有恒温、保湿设备,每到三伏天,气温升高,为了防止纸张硬化变脆,工作人员就在书库中放上几盆冷水,增加库房的湿度。
古籍需要经常翻动,才不易被虫蛀、霉变等。“不少图书馆都请了临时工专职翻书,能够及时发现哪些书需要修复。”彭邦明认为,但这样做又有它的弊端,在翻一过程中一些书页脱落,临时工往往不能还原,形成新的损坏。
前景
普查将给古籍定出文物级别,“不同级别的古籍将享受不同的待遇。”李忠昊介绍。同时,将制定出古籍保存的环境标准,并投入专项资金,改造不合格的古籍书库环境,增加空调、保湿机等设施,增添香樟木书柜和防虫设备等。
从人才稀缺到分层次培养
调查
由于四川气候属亚温带气候,容易出现发霉、虫蛀等,再加上馆藏条件较差,古籍损毁速度加剧。然而我省古籍修复却面临人才紧缺,青黄不接的难题。
在省图书馆,出现虫蛀、发霉、焦脆、粘结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的古籍占1/3,然而全馆仅有两名专人从事这项工作。各地古籍修复专门人才大多数都已年过半百,队伍严重老化,随着老职工相继退休离岗,很多市州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就此停止。拥有古籍藏书9.8万册的泸州市图书馆,有两位专职古籍修复人员,但只能作简单的修复,问题严重的还得送到省图书馆求助;而拥有7万册古籍的成都市图书馆,还没有专职人员。
前景
一部在省图书馆尘封已久的晚清手稿孤本———《四川南阆盐务图说》,在书橱中沉睡了近一个世纪后,因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实施,由省财政划拨专款,在浙江华宝斋仿真印出,再也不存在孤本易逝之虞了。今年省图书馆还将“再造”宋育仁主持纂修的《民国四川通志》。
按照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要求,我省还将用十年的时间完成对公共图书馆古籍品种、数量及保存保护状况的普查,修复一批破损严重的珍贵文献,分层次培养目前急需的古籍修复人才。
本报记者王向华
编辑:
wang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