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老照片里的香港形象(组图)
2007年07月03日 14:32中华读书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1930年,电车经过德辅道中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民国时期的上海外滩,被称为建筑博览会,至今仍是上海人的骄傲。说到某城市的象征,多还是以某些建筑来作代表。这样看来,保留和维护好代表这座城市的建筑,当然是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大有可资借鉴之处。这个经历百余年殖民统治又回归中国怀抱的地方,虽然现代化建筑高度发展,依然保留着许多旧时建筑,述说着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

大约1995年始,港岛有一批业余时间研究考察香港历史文化的收藏界人士,思索用“图说香港历史”的新方式,出版一些图文书籍,解说香港旧时风情。手边几册有关香港城市史料的书,如《港岛街道百年》、《香港电车》、《HONG KONG ON HIGH(俯瞰香港)》,正可看出香港城市发展的轨迹,读来饶有趣味。

《港岛街道百年》画册16开本96面,出版于2000年,是以21世纪的姿态回顾19世纪及20世纪香港的发展,用150幅黑白老照片配年代与说明文字,分“占领角、荷李活道与政府山”、“皇后大道与半山的街道”、“早期中环以外的开发”、“因火灾及供水而建的道路”、“宝灵及罗便臣的填海与筑路”、“华人居住区的扩张”、“西环的开发”、“德辅的填海工程与新码头”、“疫症蔓延的后遗症”、“湾仔的开发”、“铜锣湾至簸箕湾的开发”共11章来讲叙香港的变迁,另有32张老照片作为“外篇”,记载考据古庙、教堂41座,邮局6座,街市18条,医院28家,学校34家,警署和法院30家,发钞银行15家,戏院31家,地下公厕7家,游乐场5家的年份、地点和建筑物。附录中有1841年至1940年的“港岛主要街道兴建时间及索引”,记载百年里建设的街道152条,可谓详备。这些老照片记载的都是当年香港街道旧建筑的风貌,借此考据现在香港的变化,非常方便。

画册开篇的文字十分沉重:“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六日,英军沿着港岛西区一条小路,登上一座小山冈,在那里升起了第一面英国国旗,宣告香港岛为英国的属土。这条小路后来建成为波些臣街(Possession Street),即日后的水坑口街;小山冈则称为占领角(Possession point)。”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张照片摄于1860年的皇后大道中,可以见到正在建设的灯塔和已经落成的洋房。近景中的街道树阴与远处海面帆船点点,都显示香港已具城市规模。另一张照片为1880年威灵顿街与皇后大道中交界的骑楼建筑,与我们通常在广州街头所见的骑楼大体一致,是典型的南洋或岭南风格。如果看1930年的诺干道,欧陆风格的建筑与旧时上海无甚区别,只是城市豪华高楼与繁荣不及上海。但似乎国人一直都有乱贴乱挂广告的风习,惟恐生意不够张扬。一幅摄于1930年的威灵顿街老照片上,招幌之多之杂,与现今我们城市的店铺招牌和建筑物上悬挂广告一样,可目为对城市建筑的风格与整洁的破坏,与欧洲城市对建筑面貌的爱护形成鲜明对比。

画册中摄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的照片较多,最晚的照片也在50年代。图片影质较好,黑、白、灰三色层次分明,远近景物皆清晰可辨。其中1901年皇后大道中舞龙庆祝英皇爱德华七世加冕大典、1935年皇后大道中舞龙庆祝英皇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银禧、1937年德辅道中舞龙庆祝英皇乔治六世的加冕大典、1925年皇后码头举行新港督金文泰履新仪式这几幅照片,应视为殖民统治历史在香港的独特体现。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杨小洲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