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乐宪: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障碍与出路
2010年02月10日 08:27中国日报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2月9日发表评论:2010年1月26日,欧盟轮值国西班牙外交部长莫拉蒂诺斯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西班牙“正在权衡对华武器禁运的利弊”,强调其担任轮值主席期间会重新考虑解除欧盟对华武器禁令的可能性。此讯息在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媒体报道后,很快中国的主要媒体也纷纷转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就此发表讲话,强调中方希望欧盟方面尽早做出政治决断,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不是新话题。2003年12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首次表示,欧盟将重新审议对华武器禁运问题。2004年12月,第7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欧盟领导人明确表示,欧盟有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政治意愿。后因美国的阻挠及欧盟内部分歧,军售解禁问题被搁置。在当前中欧关系正逐步恢复以及美国计划向台湾再次大规模出售武器背景下,西班牙重提该话题,所引发的关注还是非常显著的。该问题的敏感性及其政治含义值得深思。

曾以人权问题为由实施的欧盟对华武器禁运,至今已20年之久。对中国而言,该禁令实质是西方冷战思维的产物,是对中方的政治歧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近20年在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作此判断,当然是以中国的国情及以往的历史为基础。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Shambaugh)在2009年9月底出版的《时代》周刊发表的封面文章《新中国六十岁生日:繁荣之路》(China"s 60th Birthday: The RoadtoProsperity)中明确表示,他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感受颇深。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不少西方人容易忽略的重要事实:新中国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不断发展,为世界最大人口国的人民提供温饱、住房和其他基本需求,人均寿命和人民文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国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现今中国超过2亿人走出贫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这实际正是中国社会及人权进步的一个典型写照。普通中国人今天真切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权事业进步带来的益处。面对此情,欧洲还拿中国的人权问题说事,并与军售禁令挂钩,自然让中国政府感受到政治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并把该问题看作影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障碍。换言之,中国政府的基本认知是: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主要在其政治象征意义——消除对中方的政治歧视。中国显然不应被列入欧盟目前所坚持的为数不多的被制裁者名单之中。这是中国政府自2004年以来多次明确敦促欧方尽早达成政治共识、展现政治勇气、作出解禁政治决断的主要原由。

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欧盟迄今在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上的裹足不前,既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解,更让他们失望和不满,甚至影响了欧盟在华形象以及对中欧关系的总体评价。一定意义上,中国民众对该问题的重视和关注似乎比官方更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2008年10月-12月在2007年的“中国公众对欧盟及中欧关系看法”调查基础上,对包括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自治区中国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是近年来中国国内关于中欧关系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影响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的回答,欧盟对华军售禁令、中国完全市场地位、环境和能源问题等方面是中国民众关注最多的领域。其中,从性别因素看,男性认为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最为重要,女性也把该选项重要性看得很高,仅次于对中国完全市场地位的认知。从不同年龄段看,25岁以下的青少年,36-45岁的中年人,46岁-60岁的中老年人(比例分别为28.4%、22.7%、 36.5%),都把“欧盟对华军售禁令”列为最重要的问题,表明这些群体高度关注中欧关系领域的这一政治问题,大大领先于对“中国完全市场地位”的关注。调查还发现,教育程度、收入程度越高的中国民众,总体上更关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中欧关系虽然在2008年经历一系列摩擦,但中国民众对欧盟依然抱有比较善意的态度,当然对中欧关系现状的消极性评价比2007年总体有所上升。这和英国BBC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这一迹象确实值得中欧双方注意。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如此被中国民众关注,值得深思。如果欧盟能够在该问题上真正有所作为,相信欧盟在华形象和民意基础会增分不少。

“解铃还需系铃人”。欧盟在此问题上确有复杂的制约性障碍:欧洲内部的争论分歧,美国等外部因素反对解禁的压力。舆论认为,美国因素最为关键。目前美国在维持对中国大陆武器禁运同时,自己却向台湾出售价值达64亿美元的大规模武器装备,既让中国大陆感到愤怒,估计也会让欧洲不少国家感到困惑。美国这么做真是应验了“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逻辑,其私利之心让人难以认同。这也许是目前症结所在。但是,如果欧洲一再拿此外部因素推委,只会让人更加相信欧洲确实是政治侏儒,欧盟要成为世界真正独立一极的目标只能再打折扣;如此看来,保持对华武器禁令的“最佳”理由——也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只能是继续缠住所谓中国人权问题了。依照目前欧洲的“期望”和中国的“表现”存在的差距,此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期难以令人乐观——当然,除非欧洲领导人真正展现超常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问题的复杂性似乎感触较以前深刻了,但基于对中欧关系的美好期盼,还是觉得欧盟解除不合时宜的禁令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题中应有之意。所以西班牙外长的这次表态重新激起了不少中国人的希望,中国政府当然也乐观其成。但最终能否如这为外长先生所预想,恐怕欧洲人自己最清楚。须强调,中国人对欧盟的这种预期如果一再因欧洲只说不做的空头支票落空,欧洲在中国的形象会继续受损。这只会激发中国政府和人民更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从长远看这对中国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因此,就欧盟对华军售解禁而言,欧盟既要克服外部因素的干扰,更要克服自己的心理认知障碍,摈弃政治偏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待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欧洲一些有识之士宣称欧盟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获得的新角色,以及改善同中国关系、确保可能的最佳对话的益处,但愿欧盟内部这样的认识能够落到实处,那将使中欧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房乐宪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杂志学术顾问、中国亚非交流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当代中国对外政策研究。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房乐宪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