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者控诉魔鬼网瘾集中营: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2009年08月07日 10:30中国青年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记者:后来他回家了吗?

张母:不知道他哪来的钱,后来他买了把刀,在我们家门口守着。我晚上回家的时候,他拿刀指着我,说什么不要说话,然后把我捆了起来。唉!等他爸爸回来的时候,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把他爸爸捆了起来,后来他把我们的手机卡丢了,手机卖了。他问他爸,还送不送?他爸看他当时很激动,就说不送了。他不信,说要他爸写血书,他爸没办法,就写了。

记者:家长和孩子怎么变成像敌人一样了呢?

张母:我们确实很无奈了。我们跟孩子解释过,可是他也听不进,他给我的答复真的挺无奈的:青春期自然现象,过几年就好了。

记者:那您今后怎么打算的?

张母:我们想给他找家高中,让他读,这没问题。可是他好像对学校已经失望了,说要去读职中,学一门技术。我们想,等他慢慢长大了,成熟了,可能会好起来吧。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瘾到底是不是病?该怎么治?由谁来治?这些问题困惑着不少家长。

南宁网瘾少年训练营身亡事件,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显得更加迫切。

网络成瘾是不是病

2009年5月14日,我国首个《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了国内众多精神医学专家的论证。该标准制定负责人、北京军区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强调,网络成瘾就是精神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对网络渴求、戒断后有强烈反应、非工作原因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

“一觉醒来,我居然变成精神病了!”有网友在得知“网络成瘾”将被列为精神疾病的时候惊呼道。一时间,质疑声四起,不少网友岌岌自危。

“通常一提到精神病,人们大都会想到疯子。其实精神病的范围很广,比如抑郁症、多动症、孤独症,甚至老年痴呆,人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就是精神类疾病的表现,不必谈病色变,甚至讳疾忌医。”陶然说。

陶然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网瘾属于精神病范畴,这在世界上早有公论。对于目前“网瘾是不是病”的争论,反映了一些非专业人士在精神心理卫生知识方面的科学知识亟待普及。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将网瘾曲解为病,是带有对互联网的歧视。“社会上有赌博成瘾、吸烟成瘾等,但现在人们偏拿网瘾大做文章,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残留歧视互联网的成分。”

姜奇平认为,网瘾是物极必反的结果,是因为青少年需求满足上“欠债”太多。“只要应试不走极端,网瘾的极端现象自然就会消失。许多发达国家不强调应试教育,网瘾也少,就是证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认为,如果把网瘾看做心理问题,是可以接受的,但把网瘾说成精神病有些过于极端。“现在对很多学生来讲,可能就是因为心理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孤僻、与人交流过少、存在着交往障碍,而沉迷于网络。”

谁是网瘾的罪魁祸首?

熊丙奇认为,网瘾的成因可能就是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中跟学生沟通太少、引导不够、关注不够,要减轻网瘾问题,还是要对症下药。

姜奇平认为,既然网瘾根本不是病,就谈不上治疗,不应由医院出面干预。“治网瘾首先要治教育,教育机构少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多给学生一些社交、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就不会有那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了。”

而陶然认为,网瘾必须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来治疗。他介绍说,网瘾孩子有近40%有“多动注意力缺陷”,这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精神类疾病。患有“多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注意力最长为15分钟,其学习效率只是正常人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因此学习成绩通常都很差。“有些小学还能维持,但到了中学就维持不了了,数学、物理连贯性比较长,所以许多孩子都是从初中开始染上网瘾的。”

陶然说,这个疾病决定了这些孩子爱冲动、多动、不服管教,而不是受孩子的意志力和道德控制的。“很多孩子都跟我们说,他们很想好好听课,听大人的话,但就是做不到。”

陶然认为,这类孩子的疾病是导致其陷入网瘾的根源。“因为学习不好,在学校受排斥,家里也遭打骂,他们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网瘾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