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总第668期 编辑:肖国吉

11月27日,全国假日办通过各大网站公布了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再次向公众征求意见。在这三套方案中,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没有增加,与现在保持不变,区别仅在于调休的多少不同。2013年,许多中国人患上了“调休恐惧症”,网友们直呼“调休滚出假期”,2014年这种状况能好转吗?[详细]

假日办两次问卷调查是在忽悠民意

从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向社会征集意见,到公布三套放假安排方案再次征求意见,表面看,全国假日办确实低下高高的头颅开始听取民意了。然而,从实际来看,这更像是在作秀。

一方面在形式上强调尊重民众意见,但另一方面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公布征集到的意见,或者任由各种意见在传递过程中被扭曲、变形,都会使形式上正确的事情丧失原来的意义。

第一次调查:近八成网民对现有放假安排不满意,假日办却迟迟不予回应

早在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就联合各大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数百万网友参与了网络调查,数据显示,近八成网友对现有放假安排不满意,其矛盾主要就集中在关于长假调休的问题上。一位网友说,“觉醒了,这是拿我们自己的周末忽悠我们过节。”

调查的声势和规模如此的浩大,正当网友们期待假日办能够有所作为,让2014年的假期别再患上“调休恐惧症”,可数百万人的调查结果却如同泥牛入大海,渺无音信,直至11月27日凌晨,第二次大规模的意见征询出现在网络上。

第二次调查:换汤不换药,只是调休多少的差别

此次公布的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方案中,春节休假并无区别,皆为“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有不调休的3天版本,和因调休方式不同产生的5天版本、7天版本;其他的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也按调休方式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选择。

简单来说,这三个方案分别就是尽可能不调休、少调休、和从前一样调休,本质上,仍是在围绕着“调休”做戏。对此,时事评论员石述思说:“假日办推出明年三套放假方案征求民意,但三套方案都基本换汤不换药,公众选择如同吃厌烦的盒饭,多加少加点盐的问题,而不是彻底改变口味,便民利民的问题。百姓热盼的五一长假依旧是个传说…………我选第四套方案,可惜真没有。”

这种调查本质上还是在忽悠民意

此次全国假日办虽然通过媒体发布调查问卷,但却没有设立官方的意见反馈渠道,民众似乎只能通过网络媒体自行设立的网页来回答调查问卷,这不禁让人有两个担心:一是这样的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是否能够有效覆盖到不同年龄层次和职业的人群;二是调查问卷设计得过于简单,受访者只能“三选一”,他们的其他合理建议和意见难以进行有效反馈。

一方面在形式上强调尊重民众意见,但另一方面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公布征集到的意见,或者任由各种意见在传递过程中被扭曲、变形,都会使形式上正确的事情丧失原来的意义。所以,这三种放假方案依然暴露“霸王”嘴脸,在忽悠民意。

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假日办却保持缄默

说到放假的具体情况,国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改变调休现实;二是增加放假天数。但这两个国民最关心的问题,在“三种放假方案”中几乎没有体现。

改变“调休式放假”,是公众的呼声,然而这个呼声在“三种放假方案”中完全被淹没,“三种放假方案”依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调休”。

“中国式调休”已让国民身心俱疲,可能够选择的还是多调休或者少调休

说到放假,公众最反感的就是“中国式调休”。“调休”打乱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有时把人搞得精疲力竭、晕头转向。由于全国公众集中休假,由此带来了交通拥挤、景点爆满、物价上涨等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在休假中得到的不是放松和享受,而是紧张与疲惫。

改变“调休式放假”,是公众的呼声,然而这个呼声在“三种放假方案”中完全被淹没,“三种放假方案”依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调休”。不改变“调休式放假”,估计不少公众对“中国式调休”会一如既往地用脚投票。

中国公众假期如此之少,到底还能否增加?

公众关心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增加放假天数,直接相关的就是法定节假日。目前中国的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只有11天。因为假日天数太少,公众对每次放假都充满渴望。每逢国庆大假,就想疯狂旅游,因而造成了全国性的“假日综合症”。而在其他国家,假日天数有15天的,也有20天的。

按照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的说法,如果把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长到15天甚至20天,就可以避免调休的尴尬,也能增加新的假期;增加放假天数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国民幸福感也会产生作用。如此看来,适当增加放假天数,确实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所谓的带薪休假靠不靠谱?

而每次提到增加公众假期,总有媒体和学者拿带薪假期出来说事儿。其实,增加公众假期与减少调休与带薪假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双方并不是互相替代的。况且,从现实角度来讲,能够享受到带薪假期的中国普通民众并没有那么多,所以试图以落实带薪假期为手段解决调休问题的无疑只是望梅止渴。

当然,根据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于2011年发布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统计了全球62个国家员工的假期数量。根据统计,中国雇员的假期数量排在62个国家里的59名,带薪假期和公共假期数量之和仅有21天,相比于第1名英国雇员的36天假期,足足少了半个月。带薪假期应落实,但这与增加法定节假日与减少调休并没有必然关系。

是否调休不该由假日办说了算

要回应今天多样化的社会诉求,统一调度式的治理思路肯定要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与其殚精竭虑地苦思如何应对难调的众口,假日办不如不做“调休”这种大锅饭。

请将选择调休的权利交还给企业和个人

将休假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国家层面专注于保障休假权的立法、执法、监管等基础性工作。很多观察者、建言者也都不约而同地持这个看法,值得政策制定者慎思。给予地方因地制宜的权力、给予更小的社会单位量体裁衣的机会,这是对民生的体贴、对多元化社会诉求的承认和尊重,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经历的治理思路的革新。

三十多年改革已经将中国“大一统”式的社会结构打散,将曾经有着相同工作模式、相同生活规律的“单位人”拆解成各种阶层和社群,这使得整齐划一的利益诉求不再可能出现。从利益分配角度看也好,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也好,从社会心理角度看也好,“步调一致”、“整齐划一”都已经成了不受待见的词汇。这意味着,无论是公共政策的内容还是制定公共政策的思路,都应该以这种多元化诉求为基本前提,寻找更能贴合不同民生需要的方式,而不应沿袭那种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安排”的路数。

假日办不折腾,就是最好的休假

放假问题,关乎国民休假权利,关乎国民切身利益。如果真要广纳民意,那就应该来点实实在在的改变。倘若还是隔靴瘙痒式地征求一下意见,还是蜻蜓点水式地公布一下放假方案,似乎是在回应国民关注,实质是在玩弄和忽悠国民,国民不仅不满意,甚至还会“骂娘”。

凤凰体育的专栏评论员曾写道:亚足联把年度最佳协会奖颁给中国足协,就跟前几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将和平奖发给刚上任没两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个道理——不是表彰他们做了好事,而是表彰他们没有干坏事。对于假日办,同样是这个道理,也许很多人并不指望假日办在增加假日上能有什么突破,只要不在“调休”上在折腾大家,那么每个人也许都会放个好假。

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如何更好地休息和放松,假日办还是别操这份儿心了。

调查

  • 1.你如何评价假日办提出的关于节假日调休的三套方案?(此问必选)
  • 2.你如何看待“假日办”就假日安排征求民意?(此问必选)
  • 3.你认为节假日应该如何安排?(多选)(此问必选)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自由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