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553
2012.05.02

导语:涨价、涨价、还是涨价,“五一”假期给很多出游的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景区门票的价格在这个假期又创了历史新高,甚至很多景区的票价是赶在假期来临前“抢涨”。很多网友感慨:目前大陆景区门票价格高得离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有“高富帅”才旅游的起啊。[详细] [网友评论]

景区门票涨价

据卢浮宫官网介绍,卢浮宫常设展览门票票价为10欧元(相当于83.6元人民币),而张家界的基本票价为每人245元人民币。一个张家界怎么就抵得上三个卢浮宫?

大陆景区门票进入“百元时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五一”来临之前,有关“未来数月内全国或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在网上引发持续关注,不少网民发帖指出:这些景区涨幅从20%到60%不等,不少景区选择在“五一”旅游旺季来临前“抢涨”。

以“扬州瘦西湖涨价”为例,该景区门票将从现行的每张60元(旺季90元)涨到每张120元,理由是瘦西湖的“游览面积扩大”。此举引发网民“声讨”,网友“胡顺中”表示,飙升的价格已经明显超出了扬州大部分民众的消费能力。多考虑如何增强扬州对外的城市吸引力,而非急功近利一涨了之。

有网友列出了国内外景区门票价格对比清单,称大陆景区门票绝对“世界领先”:一张张家界的门票,相当于法国卢浮宫门票的3倍;一张四川九寨沟的门票,如果用来参观美国黄石公园、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都玩一遍还剩100多元”。[详细]

地方政府把景区门票当成了摇钱树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测算,在人们出行旅游总消费中,门票支出占比大概是7%—8%。专家认为,进一步降低门票价格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方向。但当前一些地方景区正在酝酿或掀起的涨价风表明,景区门票正偏离公共性和公益性,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公司不断索取经济利益的平台和筹码,难以在改善服务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拓展旅游业的升级空间。

从定价机制看,大陆旅游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在地方政府,而景区收益往往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关联,因而地方政府客观上存在支持门票涨价的动机。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景区收入往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景区门票就成了地方财政的摇钱树。

门票涨价的结果,是撑鼓了地方政府财政的腰包,负责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公司也赚了大把的钱。据了解,从1996年至今,包括峨眉山、张家界、北京潭柘寺、戒台寺等著名景区内持续提升门票、索道、客运价格。大陆刚公布的多家旅游景区上市公司上年年报显示,其景区主营业务利润率超过70%。投资者在无意中又发现一个新的暴利行业。[详细]

“钱本主义”成了中国旅游的指导精神

国家发改委规定,旅游景区调价频次不得低于3年,今年恰逢规定3年期满,笼门打开了。旅游景区涨价,既然守了发改委的3年期限的规矩,那自然就涨得合乎规定。一个约束性的规定,事实上就成为许可性的规定。

于是,无论历史遗存还是天然造化,都围起来索要高价,视景观游览的需要为暴利源泉,而非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一份资源。实际上这个社会已经不知道怎么对待人了,也不知道怎么对待权力。“以人为本”在这个社会已经成了口号,但实际上不过是遥远的奢望,现实是“以权为本”或者“以钱为本”。这是“权本主义”与“钱本主义”的竞合时期,人本主义将延后执行,而且看不到准期。中国旅游体现的精神,就是“钱本主义”。[详细]

于是,“旅游经济”生生做成了“门票经济”

地方政府念歪了旅游的经,把“旅游经济”等同于“门票经济”。在此理念支配下,把发财的主意打在游客身上,提高门票价格是必然的逻辑。甚至在大陆很多地方,旅游景区不放过任何赚钱机会,把发财的主意打在寺庙身上,游客为多数殿堂“功德箱”捐出的香火钱也成了这些黑心公司的收入来源,严重影响了宗教的严肃性。从去年广受诟病的少林寺“上市门”中,就可见一斑。

旅游经济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经济形态,收益的行业众多,特别是在落后地区,旅游业是当地百姓获取收入的重要手段,而门票收入只是旅游收入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门票持续高涨,游客吃不消,旅游人数必然下降,即使偶尔出游,也只能是简单的到此一游,整体产业链就会受到很大伤害,这是一种典型的杀鸡取卵的做法。[详细]

据卢浮宫官网介绍,卢浮宫常设展览门票票价为10欧元(相当于83.6元人民币),此外,卢浮宫还推出了一系列免费措施。

景区申请门票涨价的理由各种各样,但都有一个特点:说不通。

理由一:成本上涨

成本上涨是大多数景区都会用到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不但无力,在很多时候更是一个谎言。

成本上涨多少应当公示

景区门票价格不停飙涨,据说是“成本”推动,不过,所谓的“成本”水分有多大,谁也摸不透,从未看过哪个景区在涨价前,公开亮一亮其内部的成本清单,更未见有审计部门,对某个景区的管理成本,来一次全面的审计。有些地方为了给涨价寻求合理性,也会举行景区门票调整听证会,但那不过是走形式而已,听证会简直就是涨价论证会,结论是全体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涨价决定。

不过,凭常识不难判断,尽管近十来年,无论人工还是原材料成本都大幅上涨,但这样的涨幅,要远低于大多景区票价的涨幅。况且,成本上涨,未必一定要用涨价来化解,君不见,国内许多景区内高昂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多如牛毛的经营项目,这些都给景区管理部门带来庞大的收入,这些收入为何不能用来抵消成本?地方政府从景区经济中获得了大量的税费收入,这些收入为何不能用于加大景区补贴?[详细]

成本上涨有时更是个谎言

成本上涨很多时候明显是借口,查阅近期风景区上市公司年报发现,众多知名景区被打包进入上市公司后,其主营业务高利润率惊人。今年3月1日,经营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内三条索道和一家酒店的上市公司丽江旅游披露,2011年5月15日即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索道客运票价涨价申请,欲将玉龙雪山索道价格由双程每人次150元涨到200元。该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当年盈利1.17亿元,较2010年增长158.81%。旅游企业盈利能力之高可见一般。自然,在数据面前,那成本作涨价的幌子自然也站不住脚。[详细]

更何况景区票价理应与成本无关

必须明确,风景名胜区不是普通旅游地,而应是全体国民享有的公共资源,景区游览属于普惠性的国民福利。因此,景区票价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更不是根据景区管理成本核定,门票只能是一种象征性收费,作为资源保护费用的补充而已。正是基于这一思维,才有了大多数国家对风景名胜区极低的收费。例如印度泰姬陵对内门票只有20卢比(约合2.4元人民币)、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庆州佛国寺门票仅为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1元)……[详细]

理由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这也是很多景区会用到的借口,涨价是因为提供的服务项目更多、更好,至于究竟如何,相信每个游客都心中有数。

涨价没有让旅游环境变好,只会让游客更不舒服

九寨沟景区负责人曾说:“九寨沟门票收费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控制游客数量,第二是补充景区各项经费支出。”但是,利用门票来控制游客数量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君不见,每年大大小小各种假期,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必然都是人满为患。很多游客就是冲着这个景点来的,单单提高票价就能控制人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高票价反而会让游客感到不满,人还是那么多,票价却涨上去了。

涨价也没带来更好的服务,负面新闻仍旧层出不穷

原来,中国的旅游并不像这么贵。后来,据说价格涨上去了,才能有更好的服务。结果是怎样的呢?万元海鲜排档、强制购物、游客被打等情形是经常遇到的,这就是服务水平。至于客流,没有见过哪个景区是节制的,反而景点都在推广招徕。

前几天还有一个消息,盲人歌手周云蓬游览扬州瘦西湖景点,由于没有带证件,被检票员要求摘下墨镜。周云蓬发微博表示不满,认为不尊重残疾人。瘦西湖景区负责人则称这件事情就工作程序而言,检票员并没有做错。

倘若从人道精神去办事,一个没有带老年证的人得以免票,或者一个没带残疾证的墨镜客得以免票游览,这才是善意的实现。当然,有关单位会说,这可能要上当,但就算上当,又怎么样呢?上海世博会期间,那些国外馆都有对老人和残疾人的优先通道,并不是验看证件的,坐在轮椅上的人,也并不需要“站起来试试”。[详细]

日本人月均收入在三、四十万日元,相当于2万到3万人民币,而旅游景区、景点的门票价格通常在1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70多元)以内,而富士山景区更是免费。

自然山水、名胜古迹这类景区资源的属性是公共资源,应为全民共享,而不属于哪个开发商或利益集团的。但是不少景区的高价门票其实就是把公共资源来卖钱,装进了开发商或利益集团的腰包。

公共资源不能成为地方财政牟利工具

所有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都是老天赐予和老祖宗留下来的,特别像黄山、九寨沟、大足石刻等著名的风景区,不仅仅属于华夏子孙,更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所以像这类景区资源的属性是公共资源,应为全民共享,而不属于哪个开发商或利益集团的。既然是老百姓自己的东西,凭什么要买昂贵门票的单呢?

在台湾,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费或不应该高收费。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曾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讨论中表示,大陆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如所有的寺庙都收费,普陀山每个景点门票都在40元以上,而台湾没有一个寺庙要收费。

大陆公共资源型景区的投资者取得的是开发经营权,但是其收益点不应该摆在资源的门票上,而是通过相应的服务手段来获利。如很多景区景区,开发商修了索道、用观光巴士载客上山,游客支付交通上的服务费是理所当然。但是当下一些景区的情形是,往往游客为高昂的门票买了单,还得要支付服务费,说白了,挣的是公共资源的钱。[详细]

免费西湖,摆脱“门票依赖症”的成功样本

与疯狂涨价相比,“免费西湖”则提供了另外一个样本。自免门票后,西湖的综合收入不降反增。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西湖免费开放,我们为此一年少了2000多万的门票收入,到现在还不止这些,但西湖免费开放,游客增多了,很多人就是冲着免费来的,这样一来,旅游收入增加了,综合效益提高了,免费开放给整个杭州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所谓效益,除了经济效益,更多恐怕还有社会效益。

门票收入是看得见的直接收入,可以直接按非税收入进入财政笼子;“大旅游”收入是间接收入,收入虽然提高了,但却是“藏富于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附加效应。更重要的是,门票价格不涨,要提高收入就得从强化服务入手,比之于直接提价有不少难度,懒政思维下就难以成为首选。[详细]

日月潭不收门票,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借以推动地方零售业、餐饮业、旅馆业和交通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再用税收的方式获益。在大陆,一些地方政府目光短浅,只看到卖门票的几个钱。

圈着公众的资源,还要向公众伸手要钱,“钱本主义”的旅游只有“高富帅”才配得上。

凤凰网 评论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魏巍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