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1 总第659期 编辑:魏巍
上个周末,网络上最火爆无疑就是星巴克的咖啡。如央视跳出来说,一杯354毫升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卖27元人民币,远高于其他国家;然后,专业财经报纸《第一财经日报》又有业内人士揭秘,每杯星巴克拿铁物料成本不足4元;再然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又发表了一条大义凛然的“微评”。然而,为何看似“为民请命”的各个媒体却“好心没好报”,被网友和舆论奚落呢?[详细]
星巴克因为在中国内地的单杯咖啡售价高于美国等地,受到道貌岸然的指责。这种缺乏经济学常识的指责遍地都是,比如以土地价格与建安价格指责房价过高,以中、美、欧等地人均收入指责中国消费品价格过高,受此指责波及的包括眼镜、牛仔裤等,现在是星巴克。
物料成本并不等于星巴克咖啡成本
即便一个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成本的构成并非仅为物料。在地价日益上涨的今天,在一线城市的繁华商业区,物业租金非常之高,往往占到成本中很大比例。除此之外,装修、人力、日常运营的水电气费、税费等,都构成了商家的成本。媒体岂能仅以物料成本来计算利润率呢?贴膜小贩在大街上忍受夏日酷暑、冬日寒风,不也是一种很大的人力成本支出吗?
《华尔街日报》根据星巴克2012年财报绘制过一张中国星巴克定价依据图,以一杯售价4.8美元的星巴克拿铁咖啡为例,具体构成为:房租1.25美元,占26%;利润0.85美元,占18%;店铺运营成本0.72美元,占15%;原材料0.64美元,占13%;劳动力成本0.41美元,占9%;一般管理费用0.28美元,占6%;税收0.24美元,占5%;设备成本0.17美元,占4%;其他运营费用0.23美元,占5%。
成本不决定价格,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商品的价格包含成本,但成本并不决定价格。这是经济学常识。一件商品的成本几块钱,售价十几块或几十块钱,这并不必然表示它的价格就“高”。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曾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述:“再生产的因素,绝不是决定价值的重要原理”。
实际上,成本如何并不重要。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在市场中,决定价格的并不是成本,而是稀缺性。这一点,中国古话也说过,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在竞争的市场中,对单个厂商而言,成本其实是相对次要的东西:产品好,利润再大也卖得出去;产品不好,价格低于成本也无人问津。
充分竞争的行业本就该由企业自主定价
很多媒体的眼中,产品的定价法应该是这样的:原材料的价格加上其他摊销的费用,再加上一定的利润,OK,定价完成。但一般来说,定价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基于成本的定价,一种是基于竞争的定价,还有一种是基于需求的定价。
比如说,白菜进货两元一斤,我加到两块半卖出,那就是成本定价;竞争对手的产品卖两块,我就卖一块八,这是基于竞争的定价;消费者觉得一杯咖啡值三十块,我就卖三十块,这就是基于需求的定价。
在星巴克的品牌运作之下,在星巴克喝咖啡已经成为一种小资身份的象征了,在星巴克喝咖啡,不仅仅是那一杯咖啡,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同时,星巴克的咖啡并非刚需,政府也没有对咖啡行业有着任何的准入限制。那就是说,开咖啡店这事,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呢?如果它不值这个价,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央视又何必来操这个心。
当“成本说”站不住脚之后,又一个攻击目标被抛了出来:星巴克在中国内地的单杯咖啡售价高于英美等地,是对中国人的歧视,并且受到了@人民日报官网微博“杀气腾腾”的指责。而这,又是一个缺乏经济学常识的典型案例。
星巴克成功不是因为美国大众品牌在中国伪装高级品牌,而是永恒的商业成功逻辑:有竞争力的价格+令人放心的品质。
单纯比较不同地区的价格没有意义
仅仅在数字上对比北京、伦敦、芝加哥和孟买等地的咖啡定价,也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其税收、租金、物流以及消费喜好、消费心理、品牌形象等,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商品定价。甚至在中国国内,同一件商品在北京、上海、武汉等不同城市的定价,恐怕也都会不同。
至于各地区价格不一样,的确是一种“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简单说,就是厂商把一样的产品以不同价格卖给需求不同的人。价格歧视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商家的一种正常权利。超市把两瓶可乐捆绑起来便宜卖,是价格歧视;旅游景点对本地游客免票或给折扣,也是价格歧视。但相关媒体望文生义,看到歧视两个字就误认为是负面的,把它当一项罪名用来扣帽子。
说洋品牌黑心,民族品牌又好到哪儿去呢?
央视等媒体一方面在不断痛批星巴克定价高,另一方面还在不断地拿国外的价格做对比,却忽视了最应该对比的对象,即国内的咖啡市场。抛开星巴克,国内一些并不知名的咖啡店,普通的咖啡也要30元以上,何况人们去星巴克主要不是为了喝咖啡或舒适地喝咖啡,而是为了实现一种身份,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化为某个消费群体特有的集体无意识般的消费行为。
说星巴克贵的人可能很少进咖啡馆,星巴克价格平均水平略低于街上各种知名的或山寨的咖啡馆。星巴克成功不是因为美国大众品牌在中国伪装高级品牌,而是永恒的商业成功逻辑:有竞争力的价格+令人放心的品质。
打蛇打七寸,物价高别只揪住星巴克不放
星巴克的价格也许是高,但是光讲价格高,不讲为什么高,容易造成情绪化的误导。这就像中国市场上的一辆卖上百万人民币的高档进口车,同款的车型在绝大多数国家只卖30多万。
真要把进口车的价格压到与国外市场同步,中国的消费者肯定答应,国外汽车厂家估计也没意见。但国产车企第一个会跳出来不答应,政府的决策部门、税收部门肯定不答应。媒体维权如果在“拿谁是问”的核心问题上避而不谈,指着用被歧视的习惯心态,煽起民众的屈辱情绪来抵制消费,显然是低估了消费者的自身判断能力。
星巴克的价格高,可以不去它那儿消费。奥迪Q7的冤枉钱太多,就让愿意花的去买。这是气话,却符合无奈的国内消费市场现状。权威媒体如果找准了造成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价格奇高的七寸,并且有能耐一刀砍下去,倒也是为中国消费者维权,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对“暴利”的不恰当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批评者市场经济常识的欠缺。不过,知识不足,补足便好,再不济也可求助于专家,但令人疑虑的是,这些报道却意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往小了说,此类报道不够严谨,缺乏说服力
从几家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操作报道的记者编辑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这里甚至包括专业的财经报纸,而这种常识往往在中学的课程中就能够得到。
其次,这种观点先行没有逻辑的报道是不负责任且缺乏说服力的。它一味的迎合着所谓的“低价格”的民意,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原理。这类的报道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往大了说,市场经济搞了二三十年,许多人还是计划思维
说起来,从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算起,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也有20多年的历史,这样的时间跨度虽不足以让市场经济体制足够完善,但普及一个市场价格的经济学常识应该是绰绰有余。可现实是,一些人,经济学概念、理论谈起来天花乱坠,甚至到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可是一接触实际,骨子里面计划经济的思维就会大行其道,一看到价高,就想到暴利、歧视甚至垄断,有一种不把价高者拉下马誓不罢休的精神。
暴利批判者,把矛头对准了生产商的贪婪,消费者的虚荣,忘记了市场正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自由市场由竞争决定价格。垄断由反垄断法规制,自由定价是市场的权利。
长久以来对所谓资本、剥削等概念的负面认识,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根源
财经专栏作家刘远举在文章中写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偏爱进行一种灰色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凭借着不确定的,或过于苛刻的法规来进行整治。而最近一段时间,更变本加厉,朝着靠民粹舆论来进行道德压制的方向而去。先是通过舆论口诛笔伐,再由官方代表民意出面,进而达到整治的目的。所谓整治,就成了先“整”再“治”。从舆论围剿苹果的各国不同保修政策,到质疑星巴克的高价、各国不同价格,这个方式似乎已经逐渐成型,浮出水面。
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某种深植人们头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压过了市场经济常识。在当下中国,虽然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模式,但还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社会运行的工具,而非人民的信念与判断世事所依赖的知识。而长久以来对所谓资本、剥削等概念的负面认识,成为滋生民粹意识的根源。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以道德上的快意恩仇,逼问企业有没有道德血液,是拿民粹主义来要挟市场,让市场掺入了太多的非理性情绪,反而让市场上的投资者心存疑虑。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