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不愿当农民”的老调重弹
2010年03月12日 08:46海峡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在一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学生中进行理想职业问卷调查。在9个职业中,科学家竟排在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工人、农民。”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说起这事时,为之“哽咽”。(3月11日《中国青年报》)孩子打小就下意识地排斥工人和农民职业,这是一个老话题,如今经王庭大委员在两会上重新提起,又迅速引发新一轮讨论。舆论普遍感到焦灼: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其实,将板子打在孩子身上,是很不公平的,说到底,他们的价值观不就来自成人社会的辐射和占领?扪心自问,有几个家长愿意孩子当农民?现在农民几乎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代名词,被拖欠工资的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屡被粗暴侵犯的也是农民……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孩子“不当农民”有什么错?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国内一女博士去美国“插队”当农民,但她第一次申请却被拒绝,理由是“没有经验”。在国内,如果博士申请当农民,恐怕要被当作典型大书特书,可在美国却吃闭门羹。

这不仅是价值观的差异,更折射出我们公共政策的滞后———正因为农民享受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和其他群体有严重差别,“农民”才成为带有歧视性的身份标签。在这背后,是几十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欠债,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的缺位。

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当农民”还会在孩童世界里延续,一代人接着影响下一代人。而我们谈及时,也顶多如《老残游记》第八回中的一段话,“题罢,唏嘘了几声,也就睡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一舟   编辑: 郭刚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