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没有不受伤的灵魂
2010年03月12日 08:00潇湘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那一年,他不到20岁,年轻得狂热的鲜血充满了头,琐事之下无情夺命的一刀就可出手。这一年,他24岁,骤然回首,作别了逃亡岁月,作别了“有病也不敢去医院看,最怕过节,只能躲在被子里哭”的沉重。

五年的瞬间,或许不足以惊天动地,但已绝对可见证一颗受伤灵魂的皈依,这是我们时代真实的故事:2005年,望城青年李某在长沙杨家山立交桥吃夜宵时,因为与他人引发纠纷,冲动之下用随身携带的刀将刘某捅死后逃离现场。在接下来身处云南保山的五年逃亡生涯中,他打零工、提灰桶,搬砖头,终日惶恐不宁。近日,李某在年迈父母的劝说和感化下,选择向长沙芙蓉区警方自首。(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B05版)

他曾是那么飞扬跋扈,他曾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亡命天涯,可当时间的移位漫过心灵的乖张,他才发现,一些烙印早已打在自己伤痕累累的灵魂之上:他曾经背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他曾经经常在恶梦中惊醒,而今天他在初步审讯中对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他不再,不再继续过没有一天安心的日子。

没有不受伤的灵魂,不管受伤的力量来自热爱,还是来自罪恶。尽管新闻因为简洁,省略了许多细节。但是我们不难揣测李某那些逃亡的心灵细节。他在逃亡,却也是在被亲情和自我通缉。在那许多难以入眠的夜晚,他一定拿起电话,无声而又无奈地放下。当他路过飘出欢声笑语的寻常人家,他一定想起了那些交织着爱与暖的过去光阴。他拚命地干活,也在拼命地逃避这些场景对自我和心灵的通缉。通缉无所不在,所以李某被罪恶和逃亡一次次伤害得伤痕累累。当伤痕无以再复加,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灵魂,就是自我追捕的最好方式。

这样的解读或许并一定精准,但品读李某的故事,我们一定不会再怀疑:每一个灵魂其实都有着重量,他诠释着坦诚、疲惫抑或渺小。一颗灵魂的伤痕累累,就是一个怀抱,一个与自我相拥与真实亲近的怀抱,也是一种宗教,纪念着那些只属于内心的清澈、柔软与真诚。

这世界上,只有受不受伤的灵魂,我们都是有着受伤灵魂的人。

受伤   李某   灵魂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聃   编辑: 郭刚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