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教育才能多出人才
2010年02月15日 07:17南方报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摘要:这个学生是在家教育出身,但是彬彬有礼,工作敬业,技术高超。接触这些学生,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冲击。我由此经常在反思,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究竟有多少合理的成分?有多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幸运的是,从事这种反思的人现在很多,迟早,关于教育的公共思考,会让教育的改革接近一个临界点。

2010年1月底,美国田纳西州移民法官劳伦斯·欧波曼(Lawrence O.Burman)宣布,批准德国家庭罗迈克(Romeike)一家的政治避难申请。该法官表示,“我们没办法让所有国家都按照我们的宪法来行事……不过,此案中被侵犯的权利,是一种基本人权,是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去侵犯的。”

什么权利如此神圣,以至于一个欧洲发达国家的公民,在柏林墙倒塌之后,要来美国避难呢?原来,罗迈克夫妇是虔诚的福音派基督教徒,由于德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和圣经教导距离越来越大,夫妇俩决定自己动手,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根据德国法律,儿童必须进入公立或私立学校就读,否则父母将接受罚款,甚至被捕入狱。2006年10月的一个早晨,德国警察就进了罗迈克的家门,强行将孩子带走,送往学校。2007年,德国上诉法庭规定,在特别情况下,德国社会服务机构可以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带走。这个时候,罗迈克夫妇决定离开这个国家,“投奔自由”,结果和当年逃避迫害的清教徒一样,迁到了美国。

这个政治避难,可能是最没有政治含量的“政治避难”了。他们避的不是难,而是一种教育体制。那么,是不是德国教育本身存在问题呢?在欧盟,德国、荷兰、比利时是三个率先实行18岁之前义务教育的国家。但根据2006年联合国发布的一份特别调查员报告,德国的教育系统里存在隐形的不均衡,比如存在针对贫困家庭、移民家庭的学生和残疾学生的不公待遇。联合国的报告中特意呼吁德国政府开展全国性的辩论,为弱势群体的学生,尤其是移民家庭的学生提供均等机会。

但是,罗迈克夫妇的在家教育案,更多是暴露了德国和美国之间教育思维的深层差异。在给予罗迈克夫妇避难申请的时候,法官说德国的做法“古怪”而“愚蠢”。在美国,父母如果对学校不满,决定在家自己教育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能阻挡。选择不进入正式教育系统的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在家生”(homeschoolers),或许我们也可以称为“私塾生”,只不过私塾的先生往往是学生自己的家长。由于统计的困难,在家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众说不一,但一般认为是在90万-200万之间,2009年《今日美国》上一篇文章给出的数字为150万。

美国政府没有禁止这些家长在家教育儿童的做法,而大学,一般也不排斥在家接受教育的学生。学生可以挂靠在附近学区,或者某个私家教育机构,获得成绩单,参加考试,然后同样进入大学,包括哈佛等著名高校。在家教育司空见惯,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田纳西的移民法官会对德国的做法大为惊诧,宁愿让“友邦”德国难堪,还是批准了政治避难申请。

德国驻美国大使馆针对此事有一间接评论,说德国的强制教育是希望保证教育质量。但是有趣的是,美国人选择在家教育的原因,第一项就是“在家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48.9%)。其他原因依次是宗教原因(38.4%)、学校学习环境(25.6%)、家庭原因(16.8%)、能够提供更好的个性和品德教育(15.1%)(数据来源为美国全国教育中心数据库)。

在我们的周围,在家接受教育的学生比比皆是。我过去部门的两个实习生都是通过家庭私塾完成了中小学教育,然后直接升入大学学习。其中有个实习生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这位同学因宗教原因在家接受教育。或许他没有机会接触公立学校所有的课程,但他也有更多时间去学他喜欢的课程。他喜欢电脑。在高中的时候,就自办网站,评估笔记本电脑性能。他做得小有名气,厂商纷纷将自己的电脑寄过来给他评估,并开出报酬。大学还没有去上,就自己买了一辆新车,让同龄的学生羡慕不已。后来上大学,没时间经营网站了,于是将其出售,潜心学习。这个学生是在家教育出身,但是彬彬有礼,工作敬业,技术高超。接触这些学生,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冲击。我由此经常在反思,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究竟有多少合理的成分?有多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幸运的是,从事这种反思的人现在很多,迟早,关于教育的公共思考,会让教育的改革接近一个临界点。

不过所有的反思,最后都会落到环境问题上。美国政府和美国家长能允许这么大规模家庭私塾的存在,体现了其教育环境的宽松,这是很多国家,包括其他发达国家很难超越的一点。当然,美国的教育状况,美国人自己并不满意。各个时代,尤其是苏联卫星上天,日本经济崛起,中国全球称雄的时候,美国人总是受刺激,总是高喊教育危机来了。可是多少年下来,为什么这个国家还是人才辈出,拿诺贝尔奖如囊中取物呢?关键还是其教育不拘一格,各种教育形式并行不悖,这有点像我们百家争鸣的那个时代。

杂文家鄢烈山先生在2月10日的《南方都市报》上撰文称:“只要教育的大环境改变了,适合于出人才,何愁优秀人才不涌现?”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如鄢烈山先生所言,教育“不是谁能计划生产的”。如果以为将甲乙丙丁诸元素,按一二三四顺序组合,便有了最佳的教育,那一定是有偏差的。更重要的改变,应该是营造一个宽松合理的环境,或者说将压得过紧的手拿开。

好的教改,是越改越活,而不是越改越死。三十年前,有人高瞻远瞩,提出了个说法,叫“搞活经济”,于是便有了今日中国的强盛。如果从今天开始,中国开始“搞活教育”,三十年后的中国,又是什么样的局面呢?不妨想象一下。

南桥(教育工作者,旅居美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