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记:一锤子买卖的逼捐如何培养慈善意识
2010年02月10日 08:15燕赵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李记

据2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连日来,报社频频接到泰州市海陵区教师的投诉,反映在前不久补发增补工资的过程中,他们每人被强行要求“捐”出两个月工资计4000元左右。8日,当地教育局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捐”两个月增补工资给政府建立慈善、解困基金,只是教育部门的建议,并没有强迫教师,2000多名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有四五十名教师没有捐。

一边是教师们纷纷反映说,当初领取8个月的增补工资时,不签“自愿捐款”的字就领不到一分钱。所以,逼得很多教师只好乖乖就范——— 签完字,才能领走余额。另一边,是当地教育局的矢口否认:那位蒋主任不是说了———“有2%的人没有捐,说明我们没有强迫。”

因为是逼捐后得出的数据,当地教育局统计的“有98%的老师在自愿认捐书上签了字”,自然不能算是辩白的证据。况且,对于捐款行为,教师们连简单的收据都没有得到,对于这笔数额不菲的“善款”,当地相关部门是如何建立慈善、解困基金的,又是如何帮助困难群众的,作为“善人”的教师们却无从得知……如此这般,被逼捐的教师们自然深感郁闷和不理解——— 这样一来,下次谁还会主动捐款呢,慈善不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面对逼捐的追问,当地教育局自然愿意找“自愿”的理由搪塞。这样的辩白自然经不起推敲,显得捉襟见肘。现在,有了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相信发生在泰州市海陵区的该起逼捐事件,很快就能水落石出。因为这次逼捐而备感郁闷的教师们,也应该能讨来一个说法。

应该说,类似的逼捐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出现。去年,对于河南荥阳倾力打造“全民慈善第一县”的做法,很多公众就表示过“是否会滋生逼捐”的担忧。因为简单的道理是,慈善意识的培养、慈善环境的形成,虽然可以被引导,但绝对不能被强迫。很难想象,依靠逼捐取得的慈善成绩,营造的慈善氛围,多大程度能转化为公众的慈善思维和慈善意识。比如对泰州市海陵区这些“伤了心”的教师们而言,便是如此。

我们的社会缺乏稳固的慈善环境,公众普遍欠缺慈善意识,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大事频发的2008年的慈善热情和慈善数据更像是“昙花一现”,很多人也对陈光标等人的“慈善秀”感到不解。这其中,有慈善意识的原因,有慈善制度的原因,也有慈善引导的原因——— 富人们的慈善榜样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的意义,但在当前的现实中,真正能起到主导性引导作用的,终究还是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在慈善方面采取的具体行动。

对河南荥阳如何打造“全民慈善第一县”的争议还在继续。最没有争议的,是公众对像海陵区教育局一样的职能部门强力介入索捐、逼捐的反感:索捐、逼捐也许能在短期内取得慈善数字的增加,但从长久看,索捐和逼捐只能唤起公众对慈善的本能性反感。这种反感,一方面会损害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不利于慈善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公众的这种反感,还会延续到对后期慈善制度建立及施行过程的参与和介入。

说到底,慈善不是“一锤子买卖”。任何形式的借慈善之名谋政绩、谋利益的做法,都应该被明令禁止并被严肃惩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记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