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道德再生孩子有点不靠谱
2010年01月20日 08:27潇湘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重庆市政协委员王小波向重庆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对青少年加强道德教育。和普通人要求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同,王小波认为,应该首先培养起高素质的家长。他提议,“在夫妻办理准生证的时候,就应该设置一个家庭观念、伦理道德的考核或考试,不达标就缓发准生证!”

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这样的建议很好,大家都会举双手赞成。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提高家长素质,这样的观点也有其道理,至少众人不会反对。可是,要把前面这些个没有太大问题的观点,落实到“先考道德再生孩子”这样一个具体措施上,就显得过于荒诞了。

恋爱、结婚、生子,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公民权利。尽管我国出于控制人口总量提高民众生活品质的目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民众生育孩子的种种权益依然得到保障,而不能随便设置限制性条件。在夫妻办理准生证的时候加上一道道德考试的门槛,显然违背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一种无端增加民众法律义务的行为。这样的行为自然是违法和无效的,在本身就没有指望得以实施的情况下,由此提高父母素质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就更是一种空想。

也可以说,这样的做法很符合某种现实的惯性。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报道,居委会说不交垃圾处理费就不得申报吃低保,学校说先把拖欠的学费交齐了才能领取毕业证。运用权力的一方总是倾向于在“吃”得住对方的关节处设下卡子,从而实现自己的种种意图。提高家长素质可以选择的办法多了去了,在准生证上打主意其实就是一种权力搭车的逻辑。你不是急于生孩子嘛,那么让你参加一下道德考试,你有多大底气去反对呢?何况这种要求又充满了正义凛然的色彩,就算你想反对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那我们就来设想一下,如果实施了这位政协委员所主张的道德考试,结果会怎样。办理准生证的人都必须先坐下来,做一张试卷,批改一下分数,60分以上的发证,60分以下的对不起,暂缓。道德水平能不能通过考试的方式证明,这本身就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话题。如果考试分数高就等于道德高尚,那么不识字的人岂不是毫无道德可言,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因为考试不达标而被暂缓发证的人,自然要像落榜者一样发奋用功,然后再考,终于考过,他们可以生了。然而,谁又能说,经过了这一番折腾,这些准父母的道德就忽然得到了提升?

道德过关者准生,道德不过关者不准生,这样的逻辑本来就是荒谬的。有些地方曾经搞过所谓“鼓励高学历者生育”的创新,并冠之以提高人口素质的伟大意义,结果在舆论的唾骂声中悄无声息了。平等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不管拥有财富的多寡、身份的异同、接受教育的程度,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同样的基本权利。从聪明者多生,到有道德者准生,所传递的都是一种腐朽的平等观。道德是个好东西,但道德不能拿来当作剥夺合法权利的借口。如果道德是否决人们生育权利的理由,那它就成了一个虚伪的幌子。

话说回来,所谓“先考道德再生孩子”仅仅是一个存在于提案中的设想而已。提交提案是政协委员的权利,至于提案内容有无落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那需要接下来的充分讨论。这份提案能够在公共空间中被探讨,引发争论和思考,说到底是一件好事。如果搭车准生证进行道德考试的思路被证实不具备可行的价值,那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到底应该有怎样的方法和措施,这个议题更应当引起关注。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王小波委员的提案也自有其意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东飞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