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幸福感比评选最具幸福感城市更重要
2009年12月28日 08:02燕赵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叶祝颐

“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12月26日在西安揭晓,杭州、成都、宁波、西安、昆明、长沙、南京、银川、南昌和长春等十大城市入选。本届调查及评选活动还首次将县级市进行单独评选,入选首届最具幸福感的十座县级市分别是: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湖南长沙县、江苏江都市、浙江余姚市、云南安宁市、四川都江堰市、辽宁海城市和广东增城市。(12月27日《楚天都市报》)

据介绍,“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城市总体幸福感、生活节奏、人情味、赚钱机会、生活便利、自然环境、文明程度、文化娱乐、治安状况、发展速度、教育质量、贫富分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威信、生活总体幸福感、生活质量、职业、婚姻、收入、住房、房产、子女、睡眠、路程等25项指标。应该说,主办方对幸福指标的概括与评价比较全面与公允。

新一届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新鲜出笼,可喜可贺。正如有专家评价某座最具幸福感城市时所言:“我踏入这座城市,感到真诚、友善、美丽,人们不分老中青幼,彼此体贴互助,他们关爱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关注它的环保胜过自己的家……”这说明公众已经对城市产生了归属感、认同感。

一家三口悠闲自得地逛商场,祖孙几代同享天伦之乐,无疑是幸福的。但是在我看来,评选最具幸福感城市,不能专说好听的。普通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尤其值得关注。高昂的房价让不少人沦为房奴,还有更多人在望房兴叹;就业寒冬来袭,竞争压力加大、劳资地位不平等,不谈普通打工者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就连貌似十分幸福的白领阶层、金领人士也会感受到工作心理上的压力。还有那些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遭遇天灾人祸的人们,他们会感到幸福吗?城市不能因为当选“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沾沾自喜,自诩城市公共品质优良,忽视了影响百姓幸福指数的种种公共品质弊端。

再说,做几次入户调查,填几张问卷,在网络上设定一个投票系统,真的能诠释幸福感的全部涵义吗?那些没有精力与兴趣做调查问卷、参与网络投票的弱势群众,更迫切期待提升幸福感。其实,影响百姓幸福感受的指数有很多。比如,看病难、看病贵;上好学难、上学贵;金融危机,就业预期降低;房价飞涨、贫富悬殊加剧;治安状况不尽如人意;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等等。而且,影响百姓幸福感的拦路虎在每个城市都存在。由于城市基础与发展情况存在差距,有的城市的幸福拦路虎更多。

所以,我认为,评选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做几次入户调查与街头访问很容易,城市为了登上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宝座,修几块草坪,建设几个形象工程也不难。难的是如何移开影响百姓幸福感的拦路虎,培育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对此,城市管理者大有可为。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培育文明和谐的城市氛围,另一方面,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品质,让公众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幸福的社会生活之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叶祝颐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