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事业要讲“文化民生主义”
2009年09月28日 08:10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吴祚来

蒋立冬 绘

近日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文化部部长蔡武说:“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在初期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一度走了不少弯路,甚至经历灾难。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文化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这里我们看到,文化部长对文化要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肯定。只有文化在民,文化不再服务于某一时期的意识形态需要,而主要用来满足普通公众的精神与情感需要,才是文化的最崇高的使命;文化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外面的世界感动,而是让我们自己的人民感动,让普通公众享受文化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中国人要倡导的是文化民生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支持,使文化成为一种公共福利,通过文化共享提供全民文化素质。

文化部长蔡武曾是国家外宣部门的领导,他对文化外宣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看法,这就是,如果将文化仅仅看成国家无偿的外宣品,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没有变成市场化产品的内容,在对外宣传时人们想到的可能是一种理念的灌输,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应该通过市场的效应来使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得以体现。正因如此,感动文化部长的场景可能并不是大制作的宏大叙事,而是百姓的民间自娱自乐的场面,如部长所说:“我周末习惯到公园散步,每当看到公园里的人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我的心底都涌出一种感动。说实话,我们群众的需求并不高,我们有责任为满足老百姓并不高的文化需求创造更好的条件。”

翻开中国文化史,那些令我们感动的内容,何尝不都是民间制造?《诗经》中最感人的不是宫廷里的“雅颂”,而是民间的“国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没有一件经典作品是官家命题之作。而传统文化繁荣的时代,诸如春秋战国时期、魏晋时代、新文化运动时代,都与政治控制式微、思想与精神相对自由相关联,政府对于文化的支持有时并不需要硬件,需要的是宽松的环境与对文化价值追求的认同。

无论是798艺术社区的繁荣还是宋庄艺术社区的发展,都使我们看到新民间艺术成长的机遇与活力,我们文化主管部门要为新民间文化发展创造条件。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呢?无外乎是自由宽松的环境、艺术家主导的创造内容与风格、对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的尊重与扶持、以基金会的方式而不是养饭碗的方式让社会文化获得积极成长,总之就是政府或市场搭台,老百姓唱戏、看戏。蔡武部长说,一幅剪纸窗花、一句传统的吉祥祝福语“在树立民族文化形象方面,有时候它比很多理论家的文章还有用”,岂止如此,一部经典的民间艺术作品,它或许在人心灵中的影响力比文化部长的作用还大。

尊重文化艺术的规律性,其实就是尊重人们的审美规律性。美学家说,美就是生活,就是符合人们期待与向往的生活。笔者最近在浙江象山石浦渔港体验了一次渔家节庆,欢乐情景与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人们将开渔的场面做成文化活动,既有传统的渔民祭海活动,有祖先传下来的祭妈祖的巡游,又有当代人对海洋的感恩主题,数千艘渔船集中在渔港,在歌舞与仪式过程之后,一齐涌向远方的海洋。

将劳动生活场景做成了文化盛典,让所有的渔民共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就是将文化与生活有机地融合,它产生的就是大美的境界与普通公众的欢乐。政府搭台,百姓们唱戏、看戏,这就是令无数渔民获得大欢乐的前提与条件。如果没有政府出面,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而如果没有民众的主体性与参与,文化活动就成了政府自弹自唱的节目,与百姓无关。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将文化当成经济发展与地方形象的婢女,让政府与企业甚至个人投入资金,来唱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大戏,普通百姓与企业得到的不是文化娱乐,而是心理与经济上的负担。

所以,我们真正要倡导的是文化民生主义:文化在民,就能获得民间社会的人文智慧与能量;文化为民,就能使民众广泛参与,积极支持;文化娱民,就能使民众得到快乐与幸福感。文化艺术只有感动普罗大众,才能感动中国与世界。(作者系北京学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祚来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