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家园》 流不进海里的河
2009年09月25日 08:10时代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关于人类即将灭绝的常识的普及—这种普及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已被包括理论物理学家、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猎人、农民、巫师、先知、诗人和不同门类的虔诚教徒们从各个角度不断重复和强调,但从没有像《家园》这样如此魅惑引人,它哪怕拍摄一座没有一棵草却养殖着十万头牛的造肉场、数十印度妇女在旱尘漫天的荒漠上掘井,都有精益求精的雕琢、色彩和比例。它是方式超越内容的一个证据,恰似医生告诉患者已是癌症晚期时,说话的口气和节奏当然是一种美学。

消耗巨资的环球拍摄

多年来,首先作为一个摄影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该片导演扬·阿瑟斯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环保工作。自2000年以来,他的《鸟儿的眼睛看世界》大型摄影展红遍全球,至今已有超过六亿人次参观过;与《家园》一样,该展览也是非营利性质,并在摄影与拍摄视角上皆为“鸟儿的眼睛看”,即鸟瞰。对他的工作的一种质疑在逻辑上成立—他极力推崇的主流环保观念之一是,人类近20年来对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地球资源的挥霍是令我们几乎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的首要原因,而他的鸟瞰作品须使用装在直升机上,具有陀螺稳定器的Cineflex V14 TM - AXYS高清摄影机来完成,并且,这部93分钟的片子是从733盘录影带、总长488小时的录影中剪辑而出—这些是什么?这些,全部都是石油。

影片刚开幕时,其名字“HOME”是由一些时尚顶级名牌的Logo拼贴而成,多数观影者会以为这是一种反对,不仅反对愈演愈烈的奢侈品生产销售对资源的无尽浪费,更反对奢侈品赖以存在的消费观念所显示的荒谬人性……错,就像冯小刚水银泻地般将资方品牌注入其电影每个细节一样,那些Logo的主人都给《家园》投了钱。你只需看5分钟,就知这个片子不比《变形金刚》花钱少,其中投钱最多的品牌拿出1000万欧元,这个钱折合一下人民币,不知可拍多少部《话说长江》。

但若非这样,若非满足主流的审美期望,搞得声势浩大、投资过亿、大牌迭出、场面惊人,这个纪录片就会毫无影响力。无论有多么正确,当你希望将这个正确令更多人知道时,就必须接受“不正确的钱”。

五分钟的糟糕结尾

画面之外,动辄以数据为核心的威胁,如“2050年海里再没有鱼”、“每天有5千人死于食用污水”或“人类制止地球暖化的期限是10年”,令观者涣散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家园》用了超过2/3的篇幅来举证人类的恶行后提出问题:我们这么聪明,却为何不去止住走向末日的脚步—就像一班聪明的人都知道战争是最愚蠢的行为,但战争却是由最聪明的人发动组织一样,这到底是为什么。影片举了复活节岛文明毁灭的例子:毁灭前夕,岛民文明发展高度不会低到不懂估量若砍掉岛上最后一棵树后,船在哪里的地步—但他们还是砍了。自私、自毁、自闭、懒惰、贪婪、说谎等等恶习集在一起,或是人类这种群体不合理行为的体现;不同肤色、民族、信仰、性别乃至食忌的人类从开始至今都没真正肩并肩为什么目的一同努力过,现在为了末日,却狠狠地牵起了手。

霍金歪着的脑袋总令人觉得他不怀善意,他年初说因资源消耗导致的环境过热令人类将很快无法在地球上生活,或许不到50年,他接着说,但我相信,在此之前是可以找到别的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的。我们确实找到了,目前人类技术可以改造且不会令人居其上很快死亡的星球距地球20光年,目前人类技术可将宇宙飞行器的时速最高加速到一万五千英里,那么,加减乘除,从地球到那个星球的时间是约75万年。霍金是怎么算这道题的?金正日、小学生、核物理学家、奥运纪录保持者、美国总统和种植蓖麻的人,又是怎么算这道题的?

所以,本殷切刻骨的《家园》被不过5分钟的结尾粉饰糟蹋了,恰似一个再过5分钟就可光荣退休的卧底忽地被识破一般无限失败。它在歇斯底里地描述了人类末日的必然性之后,突然眼角有血地回眸一笑,森森地说“失去了什么不重要,有什么才重要”,最终,《家园》像霍金一般用唾沫造了一艘超光速宇宙飞船,涂了“教育、节制、智慧、分享”八个大字,不由令我想起小时涂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的学校围墙。作为一部普世作品,它不可能照亮一条没有岔口的绝路,它必须卖狗皮膏药般吼出一条柳暗花明、置之死地后令人长吁一口恶气的平安大道。

《家园》告诉我们,今日如长江黄河般的世上大河,十条里就有一条因半路上被人取尽了水而干涸,无法流入大海。那些半路干涸的河的河神,或许已经死了。

人类   霍金   家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波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