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宜福
《中国青年报》近日刊文,作者曹林指出:“谁还敢再做好人”其实是一种道德撒娇。真正有道德信仰和坚守道德原则的人,绝不会因为别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原则,绝不会把“有人好心没好报”当成自己不做好人的借口,也不会过分将回报放到眼中。
对于此文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不否认社会上确实可能存在作者所说的“真正有道德信仰和坚守道德原则的人”,但这个社会上更多的平凡的公众,他们不乏同情心和爱心,但也有“趋利避害”的正常的诉求。撇开“好心有好报”不说,但求自身平安这个要求不能算高。然而,当很多时候做好事者连自身的平安都成了奢求之时,“谁还敢做好事”就绝对不是“道德撒娇”,而是出于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
笔者认为,南京“彭宇案”就是一只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它的判赔乃至于它最后诡异的和解,其标本意义都是划时代的:某种程度上说,它彻底颠覆了长期以来沉淀在人们心头关于“雷锋”的美好传说,让普通的民众第一次深切地有了“不敢做好人”的危机和认同感,同时也给 “以不道德戕害道德”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道德原来也可以“讹诈”,何乐而不为?
道德讹诈的“零成本”是可怕的,它不仅会使道德讹诈者受到“激励”,而且还会使“不敢做好人”最终无奈地演变成为公众的普遍信仰。6月2日下午,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市民广场,一位七旬老人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动弹不得,可是20分钟内,周围围了一圈人却没人伸出援手。香港凤凰网针对这则新闻进行了调查,高达90%的人选择“不敢伸出援手”,而原因都与“怕做好事后被诬赖”有关,我不认为这是一句“道德撒娇”就能说明得了的。
道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也承认社会对于一些底线道德需要有不可改易的坚持立场。但也不可否认,道德有时对社会生活的约束是脆弱的,是不确定的。“道德撒娇”的词语捏合,是作为旁观者的一种立场,一个帮助他人的人,是不是非得要有一种道德信仰和坚守,才会去实施行为,当我们以理论知识去分析一个道德问题时,我们很难判断处身现场的人是从信仰出发,还是从基于现实权衡的抉择出发,毕竟,道德需要利他,道德也不排斥利己。
作者:
罗宜福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