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树浓:媒体若“疲劳”谁为弱者代言
2009年05月15日 10:10光明网-光明观察 】 【打印已有评论0

湖南发生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事件”还未落音,孝昌县又出现了一起离奇事件:未经高考的高二学生,顶替他人上了大学。经记者前往孝昌核实,此事完全属实。顶替他人上大学的学生郑某,2006年从长江大学毕业后,至今仍在外地打工;而被顶替的王俊亮,则从湖北民族学院毕业,考取广州某大学研究生。(5月14日《武汉晚报》)

“罗彩霞事件”刚刚被曝光时,就有不少人叩问: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全国还有多少个“罗彩霞”?作为媒体人,对媒体报道“趁热打铁”的规律笔者是熟知的。前段时间,“王帅发帖遭跨省追捕事件”炒遍全国,余热未退,媒体又曝出与之类似的“吴保全诽谤案”。同理,“罗彩霞事件”无论是作为权力恃强凌弱的典型,还是大学录取制度需要反思,对于媒体来说都是爆炸性的新闻点。媒体眼球密集聚焦所引起的连锁反映是,更多埋藏于地下的翻版“罗彩霞事件”将浮出水面。

“王俊亮事件”与“罗彩霞事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从报道来看,2002年王俊亮考上长江大学,但录取通知书却被其班主任转交给还在读高二的冒名者郑某的家长,郑某不可思议地通过了长江大学的入学检查,成功顶替,7年后王俊亮才知道自己被冒名上大学的事实。笔者留意到,王俊亮与罗彩霞两人的家庭出身非常相似,都是贫困家庭子女,权贵者选中他俩作为欺辱的对象绝非偶然,因为他们认为在有权有势的强者面前,弱者的反抗是微不足道的。

王俊亮与罗彩霞还有一点非常相似——都是在自己彷徨无助的时候,选择了依靠媒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脆弱的正义。从“罗彩霞”事件被媒体曝光以来,真相调查迅速,顶替者被注销毕业证,责任人也已被刑拘来看,罗彩霞的选择是对的,凭着媒体的舆论力量,她获得了姗姗来迟六年的正义。而王俊亮显然也是受罗彩霞维权途径的激励,从目前各方的积极反映来看,正义正向他加速靠近。

弱者通过法律来维护权利、伸张正义,本应是现代法治社会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维权途径。然而一个反其道而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崇信法律,相反,信仰媒体并把其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的却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现今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媒体舆论的“代俎越庖”,背后的一个沉重现实是:一直以来,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仍未得到实质上的改变。在权力通吃的现实格局面前,在权力与权力利益化结盟的权力生态面前,权利很无力,正义很脆弱。一桩桩无权对抗有权的失败案例,一个个法律信仰偏执者的凄凉境遇,在这些黯淡事实面前,维权者不得不另寻出路,把希望寄托在媒体上。从这个角度看,“王帅”、“罗彩霞”们的成功,也许会产生更多的“媒体信仰者”。

但必须指出的是,“正义”并非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唯一标准。一个“罗彩霞”是新闻,两个三个或许也是,他们有机会通过强势的媒体监督来获得正义。但现实中我们有更多的“罗彩霞”,当有着相同遭遇的他们都把希望寄托于媒体时候,媒体是否还有激情能量为他们声援呐喊?当媒体对一些事情司空见惯或者出现审丑疲劳的时候,谁来代言弱者正义?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权力何时不用媒体舆论监督,也能“在阳光下运行”?离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似乎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其中一点一滴的进步,不是靠恩赐,而是靠个体的权利争取意识与自觉联合。因此,“罗彩霞”们值得我们敬仰,无论是以法律还是以媒体为武器,只有无论成败而孜孜不倦地追求个体权利的人多了,社会才会进步,被媒体“代俎越庖”的“法治”才会归其本位,而那时候,还有“媒体如‘疲劳’谁来代言正义”之类的担心,便是杞人忧天了。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叶树浓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