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慧:流动的义工,铁打的精神
2010年04月23日 08:21南方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开放专栏

截至4月22日,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公布的死亡人数达2183人。在整个救援行动中,因救人而牺牲的一位英雄被广为传颂,他叫黄福荣(又名阿福)。这位来自香港的义工,他的高尚不仅在于4月14日义举的一瞬间,更在于之前长达八年的低调行善。阿福到过汶川重灾区帮助当地群众搬运物资、清理倒塌房屋,也曾徒步穿越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牺牲前一周,才刚刚抵达青海玉树孤儿院做义工。阿福作为一名普通的香港市民,其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给出了一种记录和诠释香港人的新方式,刷新和拉宽了我们对另一个华人社会群体的脸谱和想象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阿福的行动向各级政府传达出一个重要的启示:当危险来临之际,只要这个地方布满了义工,那么救援行动就可同步开始。在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这才是生的希望。假设在13亿中国人中有一个庞大的义工群体,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这将会是中国一道最坚实的生命防线。

在阿福的家乡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拥有数量惊人的义工群体,有着厚实的志愿服务文化和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有过自由行经验的内地朋友,可能都会在广场或者地铁出入口等公共场所,看到有义工捧着捐款箱,向路人募捐或者售卖一些纪念徽章而获取捐款。根据港府2009年公布的数据,全港共有将近2000个机构登记正式参与志愿者工作,拥有超过87万在册义工(指通过正规的非营利机构从事志愿服务的义工)。按香港700万常住人口来计算,几乎每8位香港市民中就有1名义工,2008年义工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00万个小时。阿福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对我们稍微陌生的香港社会和香港文化:不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冷冰冰的钢筋水泥,而是守望相助的民间力量和活泼强劲的公民社会,或许这才是内地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过去十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联系日趋紧密,尤其两地民众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互动频繁。阿福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多年来却奔走辗转于中国内地。就身边所见,许多香港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团体的组织下每年暑期跑到内地山区做短期的支教等志愿活动。这本身说明在内地有一个长期活跃的香港义工群体,他们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却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扶贫发展及防灾救灾等公益活动,将志愿的精神、服务弱势群体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中国内地,滋养了公民社会的土壤。不过,根据学生实践反馈的信息,相较于香港遍地是志愿服务机会,内地提供的义工机会并不多,无论是信息提供的渠道,还是开展活动的种类,再加上语言的门槛,有时候原本是献爱心的志愿行动,反倒成了岗位竞争。因此,怎样开拓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机会,为内地和境外青年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活动选择,提供必要的保险、培训和指导,这本身是中国公民社会各方力量需要考虑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

另外,过去数年,赴港升学读书和就业的内地青年人数逐年增多,由于香港高校和社会团体历来有普及、组织和吸收大学生从事志愿活动的氛围和传统,不少内地学生开始人生中第一次了解、接触和参与义工活动,从中得到规范化的培训和个人的锻炼。根据2007年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统计,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总数超过1.4万名,每年通常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回流内地就业。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而言,这是一个逐渐增加而不可小觑的群体,如何将这批青年刚刚养成的志愿热心固化成他们毕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内地继续从事义工活动,同时借助他们将志愿精神慢慢传播出去,这本身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钟晓慧,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钟晓慧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