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重建:功夫在道德之外
2010年04月22日 08:37燕赵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周,坊间有一场热度不大却相当有分量的讨论,即当下的中国社会如何实现道德重建。近年来社会道德崩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譬如,现今人们对商家不放心,对医院不放心,对学校不放心,甚至对管理执法部门也不放心。很多人都在担心会不会吃到地沟油和有毒蔬菜,担心家中老人万一跌倒街头会不会有人援手,担心孩子所注射疫苗的质量……可以说,当下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及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都与道德普遍滑坡的状况直接相关。

实现道德重建究竟从何入手?从近期讨论看,有的认为应自改善官德开始,有的认为应从提升民德入手。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道德重建并不应该从道德本身入手,其功夫实在道德之外。

这些“外功”说来本也简单,其实就是法治、政治、文化等等方面。当然,在道德的不同侧面,所需重视的“外功”有所不同。所谓道德的不同侧面,简而区分之,或可归为官德与民德,公德与私德,以及以商德、医德、师德和学德等为代表的职业道德等范畴。对每个范畴的道德不彰,宜对症下药。

先说官德。官德之不彰,首因在于法治相对于权力处于弱势。一名乡长可以命派出所将拿自己水杯喝水的村民拘留,类似事件显现出的基层法治之弱,是某些官员敢于为所欲为、不断踏破道德底线的根本原因。

再说远一点,在崇尚法治和民主政治的社会,官德虽然同样重要,但过多强调官德的作用和影响或是一种误区。固然,《论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但这句话可能更适合信奉君权神授的人治时代。人治时代,对权力往往只能服从而难以有效制衡,彼时的知识精英们大力强调“德”字以图改善权力质量,是必要的。如今依法治国,“法”字显然应在“德”字之前。由此推论,力倡官德或莫如大讲“官格”——让每名官员守住一定之“格”也即懂得规矩,是最重要和最应该的。

总之,官德之要并不在“德”之本身,而在法治和政治;重建官德的关键,同样在于这两点。

对社会道德生态破坏影响至大的,在官德之外显然要属商德了。细究其由,亦主要与法治有关。选择性执法和官商勾连,是商业生态丑化、恶化的两大主要因素。故意欠人工钱却可实现利益最大化,造假药假疫苗致公共安全受到威胁能轻刑了事,操纵股市者不必倾家荡产……如今出现的种种商业潜规则和怪现状,显然不只是商业的耻辱,同时还是法治的耻辱;应为这种状况担责的不只是商人,更应有相关的管理执法者。

公共领域风气皆浊,市井小民当然难以独清,于是传统的美德成分许多都被遮蔽,被逆淘汰,如是日久,道德终于成为一个令人悲哀、无奈又棘手的问题。总之,社会道德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道德与重建道德的手段,并不是一码事。可以说,只有法治力量得到彰显,才会有更多人避恶向善;政治更加清明,道德的作用便会得到强化。假如每一名滥权的官员总是逃不脱追责,每一名造假的商人总是逃不脱重罚,每一名抄袭的学者总是逃不脱声讨,“道德重建”应该不再是个难题。所以,道德重建,真正的功夫在法治、在政治、在文化,而并不是道德本身。□郭之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曹林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