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救灾足迹”折射胡温施政思路
2010年04月22日 07:28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青海玉树体育场地震灾民安置点武警总医院医疗队看望受灾民众和医务人员。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4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青海省玉树县玉树自治州医院看望受灾民众。这是温家宝握着一位藏族大妈的手问候其身体情况。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网4月21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1日刊出署名文章《“胡温救灾足迹”展现国家力量》。文章说,从汶川到玉树,从“胡温足迹”到“中国式救灾”,清晰折射胡温团队施政思路。在复杂多变情势下,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事务,立足国内,民众利益高于一切,突出注重民生,坚守生命至上。这是既具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也符合人权价值。一个民本、责任政府的亲切形象真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政府决定今日举国痛悼在玉树地震中遇难的2000余名各族同胞。这是继2008年汶川强震后,中国又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的普通黎民降国旗志哀,让逝者带着尊严安息。这充分体现了强大起来的中国重民本民生的大义和政府同受灾民众“在一起”的大爱。

中国青海玉树地震近日成为国际的关注点。关于胡锦涛“提前回国”,关于救灾中“胡温足迹”、关于“中国式救灾”,媒体报道和解读颇多。中国大陆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国家制度优势、国家能力、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得到舆论普遍赞赏。

玉树强震发生后,正在南美访问并出席“金砖四国”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立即决定缩短出访行程,提前回国。他告诉与会国首脑“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这感动了国际社会,树立了一个大国领袖爱民仁爱的形象。

媒体注意到,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七赴灾区的中国温家宝再次显示“人民总理”的品质,他亲赴海拔4400多米的玉树灾区探访受灾民众,动情表示:“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在第一时间表明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鲜明态度。胡锦涛在经过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从遥远的南半球回到北京后,即刻主持召开中央高层会议细致部署抗震救灾,翌日一早飞赴玉树灾区。灾难中的“胡温足迹”不仅展现大陆公仆正面形象,也成为永存中国人心中的温暖记忆。

国际舆论也关注中国此次救灾的效率与奇迹,称“中国救援领先世界。”与两年前的汶川地震救援相比,玉树震灾救援更加迅速、有序、有效。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救援指挥部,动员全国力量展开“救援大行动”,并且确定救灾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间节点”,分别恢复交通通讯、通电、灾民入住帐篷和重伤员转运治疗。中国救援队伍反应神速,爱心盈溢,表现出超级的功力。中国社会民间亲善力量、企业社会责任再度勃发,喷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文化力量。华人媒体惊叹“中国式救灾”,中国领导人如此全身心投入救灾,中国救灾团队如此经验丰富,展现了一种举世罕见的救援能力和国家精神。

从汶川到玉树,从“胡温足迹”到“中国式救灾”,清晰折射着胡温团队的施政思路。在经济挑战、维稳压力、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等情势下,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事务,立足国内,民众利益高于一切,突出注重民生,坚守生命至上。这是既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也符合人权价值。危难见证真情,灾情见识真谛,一个民本、责任政府的亲切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吴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琛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