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电视剧《蜗居》甫一上映便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强烈反响。我所听到的周围人对这则故事及其主人公做出的南辕北辙的价值判断,深刻地揭示了我们这个转型时代无所不在的道德失范状态。
由《蜗居》引发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80后”是被房子压垮的一代。与此相关的,社会对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即所谓“80后”、“90后”——的独立人格的怀疑和不信任的确由来以久。笼统的看法是:由于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基本没有品尝过挨饿受冻的极端艰难生活,他们身上不会萌生出多少“改变中国”的理想主义情怀;由于他们成长于商业逻辑无孔不入的当代社会,他们天生比父辈更精于利益得失的算计,更容易向物质投降。
所谓独立人格,根据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对社会(外在的)与人生(向内的)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它虽然并不必然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但却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没有了独立精神和一批具有独立精神的人,社会将失去继续向上提升的可能性,不可避免地趋于僵化、停滞,乃至倒退。
要说“80后”比“50后”、“60后”更懂得物质方面的趋利避害,我大致同意。但说他们是唯唯诺诺的一代,我认为是大可商榷的。千万别以为他们心安理得地在父母省吃俭用积攒一辈子买的房子里结婚生孩子,他们就对长辈言听计从。事实恰恰相反!不信你去做个社会调查,看看如今能找得到几个小青年,心目中还有由衷叹服景仰的外在权威?看看他们中有几个不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成衡量判断万事万物的尺度?用比较肤浅的媒体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展现个性”、“活出真我”的时代。当然,话还得说回来,我一向认为,这一代青年的父辈——大体上都出生于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叶——的确没有什么资格提供多少精神指导,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中非正常和扭曲的东西实在太多!
然而,不相信任何权威,包括不愿意听从长辈、老师、领导、前人、书本……的教诲,甚至将它们统统扫入谬误之列,就算有独立人格,就算有批判精神了吗?假如真是这样,那所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似乎也太廉价了点,遇事只要大喊一声“我反对”就行了。假如真是这样,学贯中西的陈寅恪先生认为必须“用生命来争”的东西,当年那些敢于将孔夫子陵寝掘地三尺的红卫兵小将身上倒是个个都具备。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简单的青春期逆反心态,而是我们这个自诩“进步”的时代的整体病症。怀疑和否定一切前人和权威的教诲,将他们一古脑儿贴上“愚昧”、“伪善”的标签,已是这个时代最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可是说起来非常奇怪的是:充满怀疑精神的我们,却从来不会哪怕是稍微怀疑一下我们自己,仿佛我们头脑里的那些“正确观念”是生来就有的;仿佛舍此时、此地之“我”,其他一切都是错误。
千万不要误解,我一点都没有鼓吹对前人和权威采取盲从态度的意思。事实上,我恰恰认为,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思考,对前人和权威一概采取否定和拒斥态度,只不过是一种新的盲从而已。并且,它很可能比传统的盲从更加不足取。因为过去的人尽管盲目,但他们至少还信一些什么,前人留下来的东西中当然不乏糟粕,但真理的成分必定也存在。而新的反方向的盲目则直接将人引向虚无。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在我看来,怀疑和批判精神是人身上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资源。但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你怀疑和批判了没有,而在于你怀疑和批判了什么?我不认为某一位古代先哲所说的话都是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关键在于他为什么以及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那些话?这句话在他那个时代(社会环境)的意义与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环境)有什么相同点和区别?
在我的眼里,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有独立思想,与他发表的观点是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还是平淡无奇、中庸陈腐关系不大。我更关心的是:这些观点是不是真正经过他自己大脑的深思熟虑?更进一步,他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一套依托于现有可靠知识的属于他自己的稳定的思维架构?
真正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需要人们为之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而且,它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各种外在力量——如权力的挤压、金钱的诱惑——的强大侵蚀,正如《蜗居》真实地展现给我们的那样。但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之路并非由外部环境、而是被内心召唤塑造的。对人性具有深刻洞察的儒家哲学认为,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通过自我努力上升为君子的潜在可能性,但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社会中,君子永远只是少数。我想,真正的独立精神也是这样寥若晨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季冰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