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玉芝:说过的话就不要轻易改
2009年09月25日 08:17长江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银玉芝

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背后有个小故事值得说一说。该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回忆,朱镕基没有对书刻意地增加或减少什么内容,“我感觉他是愿意担当的一个人,他有这样一个看法:当时话我说出去了,现在你就不要在内容上再给我改什么了。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外国记者是不会给你遮掩什么的,不能出书后与外国媒体当时刊登的不一样。”(9月24日《南方周末》)

这对于政治家和各级政府来说应该是个常识,政治家说过的话要兑现,政府出台的政策要坚决落实,不能朝令夕改。但这样的常识,屡屡被有意或无意遗忘,最新最受关注的例子,大概是山西的煤矿国有化。

根据山西4月发布的10号文件,最新的方向,被称之为国有化。按照规划,7家山西省国企将收购或控股山西所有登记在册的中小煤矿。国有化也进行得出奇般的顺利,文件出台4个月后的今天,山西全省近2600座中小煤矿基本都签订了被整合的框架协议。这场煤矿兼并重组的目标,是要建设规模更大、更现代化、标准更高的矿井,目的是要解决矿难问题,彻底抛弃带血的GDP。但国有化之后,安全是否就不再是问题?就在今年2月,山西焦煤集团的屯兰矿爆炸,该矿是山西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管理最严格的矿井之一。

事实上,在此之前,频发的矿难逼出了上轮大规模的产权改革,其方向却是和这轮国有化相反,而目的却是相似的——希望通过明晰的产权来根本上解决矿难问题。从资源有偿、明晰产权给个人,到将煤矿做大做强、兼并重组给国企,时间不过经历了4年。

这4年里,仅著名的温商“炒煤团”就拿下了500多座煤矿,砸下了500多亿元投资。(9月24日《温州商报》)这些投资,主要来自于温州民间资本。在出口不景气、中小企业借贷难题未解情况下,这些投资的沦陷,无疑对于民企转型和渡过难关非常不利。

所以,就在规划出台后的这4个月里,昔日道德上被矮化的煤老板也罕见般得到同情。是的,即便手上沾满鲜血的煤老板,赎买其煤矿产权,也需要正义的程序。从法治和市场经济的角度讲,不接受赎买也是其可以选择的权利。

仅仅4年时间,改革的方向经历了一个大轮回,如此迅速的政策转变,被伤害的民企又该怎样抚慰?今天的煤矿国有化不仅是对民营资本同等权利的收回,同样是对4年前产权明晰政策的纠正,之所以要纠正,大概是因为上一轮改革的方向不对?政策如此回摆,显然对于政府信誉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上一轮的改革,是如何出台的,又有谁对此负了责任?更进一步,本轮国有化的改革方向,出台的程序是否又科学,民间资本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

我们注意到,这轮山西煤矿的国有化浪潮,和各领域国进民退的大背景高度吻合。煤老板的被迫隐退,大概也是该轮国进民退中民企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但这条路将把我们引向何处,对谁都是一个问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银玉芝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