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碧辉:居住于斯何时不再是暂时
2009年09月25日 07:56钱江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董碧辉

今年10月1日起,暂住证制度终于将正式退出浙江省的舞台,被居住证制度取代。(详见本报今日A7版)

暂住证,居住证,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人口是劳动力,是资源,相信经常被用工荒折腾得不轻的浙江企业主已经深有体会。在用工缺口频频告急的现实情况下,审视那些背井离乡,携妻带女东南飞的“孔雀”们的际遇,无疑更加让人警省。对那些来到浙江的外来打工者来说,挥洒着体力和汗水,在陌生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们黝黑的脸庞和厚实的胸膛已经成为城市灯火的一部分,成为城市文明向前演进的一分子。浙江的总人口中外来人口四有其一,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期间,外来人口对浙江GDP的贡献率,达到21.4%。

但是当他们“暂住”而不是“居住”于他们工作于斯生活于斯的地方,他们与城市多多少少产生了疏离。每一张暂住证背后也许都有一段或辛酸或无奈的记忆。办暂住证一开始是要收费的,这上百元的费用对囊中空空跳下火车的他们来说也是笔巨大的开支,所以有的打工者一直拖着不去办证,直到凌晨1点联防队员走了后才敢回家;在杭州“暂住”了五六年的外来打工者夫妻为了办一张准生证还得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家盖章;更不用说,那一张张暂住证凝结着多少孩子就学、个人就医方面的困扰与迷茫、悲伤与哀愁。工作在这里,却生活在别处,所以他们如候鸟一样迁徙,去找他们真正的家。

当你在一个城市住了十几年都只是一个“暂住”的过客时,在那些公民应有的权利在流动中被户籍的枷锁剥夺时,既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也不会有心情去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全面发展。所以,暂住证改为居住证,虽然在文字上看起来只是些微的改变,但是对浙江1900多万外来流动人口来说,意义深远。意味着教育、就医、住房等困扰他们的这些现实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让人欣慰的解;意味着他们与城市在一起的岁月可以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有感情。彼证,同城不同命;此证,同城同待遇,暂住改为居住,也意味着政府的执政理念从简单的治安管理进步于服务好、关怀好本应属于这里的市民。这样的改变,让我们真切地听到了历史车轮前行的清越之音。

我们现在还没法做到欧美国家一般松散自由的把公民权利随身带的迁徙方式,但是以居住证代替飘萍一样的暂住证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住在同一座城里的人们,会更真切地拥有同一个梦想。

居住   暂住   于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董碧辉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